-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万家庭“失独”之痛
百万家庭“失独”之痛
中国有这样一群父母,他们大都五十开外,20多年来,一直和自己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正当他们幸福地为孩子购置新房、准备嫁妆的时候,或正当他们操持年货、准备合家团圆的时候,或正当他们为儿女的升职加薪喜不自胜的时候,一场疾病或意外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由此,他们常常陷入无法自拔的痛楚之中……失独者,便是人们对他们的一个称谓。
卫生部《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表明,目前中国15~30岁独生子女总人数至少1.9亿人,按照一定的死亡比例推算,我国目前失独家庭已超百万,而且每年还新增7.6万个。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有效的幫助,如何接续他们原本寄希望于子女身上的幸福未来,已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失独者悲伤的生活掠影
儿子用过的物品.李建荣一样也不舍得扔
在李建荣从不轻易打开的柜子里,有两样东西占据了最大的空间:一摞鲜红的奖状和一沓儿子的衣物。
退休前,她是石家庄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计生委主任。在这个岗位上的每一年,她都能捧回市级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证书,一家人以她为荣。
然而,就在今年初,这位64岁的母亲失去了自己的独生儿子。她和丈夫陷入了对“老无所依”的深深恐惧之中。
10年前,李建荣的独生子李来虎被查出患有神经纤维瘤,开始接受大大小小的手术。李来虎去世前,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即使娶妻生女,也没有搬离“两室一厅”的老房子。
今年年初,李来虎的病情迅速恶化,4月去世。
因为过度悲伤,李建荣突发中风。那天,120急救车来了两个人,加上丈夫和儿媳,还是无法把她从3楼抬下去。“连个出去求助的人都没有啊!”李建荣说。
还有一次,1000度近视的她弄掉了眼镜。因为什么也看不清,她只能跪在地上到处摸索,“儿子要在,一步就冲过来了。”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带给她的不便越来越多。一个人出门时,她会被台阶绊着,也会迷路,“身边没个人真不行”。
对于一位失去独生儿子的母亲来说,忍住眼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一档涉及“失独”的电视节目中,作为嘉宾的李建荣失声痛哭。
“何止是孤独啊?我们老不起,病不起,死不起。”老妇人激动地喊了出来。
谈起李来虎,李建荣如数家珍。“我儿子小时候嘴很甜”、“我儿子在北京念的大学”、“我儿子最爱吃红烧肉”、“我儿子给我买电视剧碟片”……在狭窄的老屋里,堆满了李来虎用过的物品,她一样也不合得扔。
“你知道我保存他的东西到什么程度?”她瞪大了眼睛说,“月子里穿的衣服还留着呢!”李建荣每天的“必修课”是看一遍儿子的照片,每次看到他对着镜头、意气风发的模样,“就觉着他还在”。
儿子的影子还保留在孙女的身上。她常凝望着这个刚满10岁的小女孩,“一转身儿,耳朵像他爸,一皱眉头,表情也像。”
她摸出随身携带的儿子的手机,贴在眼前仔细翻看。短信草稿箱里,保存着一条儿子没来得及发出的信息。
时间定格在李来虎生命的倒数第二天。他或许是从昏迷中醒过来,努力拿起手机,摁下了几个字:“妈妈,我回家了。”
除夕夜。杨维国、蔡丽夫妇与女儿墓前相聚
2012年1月22日,除夕夜。北风劲吹。南昌当地的天空灰蒙蒙的,一场飞雪就在眼前。这时,在南昌市郊的莲塘公墓里,传来了一对夫妇的哭声。
在墓园哭泣的是杨维国、蔡丽夫妇,当时,风雪无情地拍打着他俩,但他们似乎忘了严寒,蔡丽抱着女儿的坟头,哭泣地对着地下的孩子说:“今天过年了,我们吃年夜饭你吃一点啊。”去年3月5日,一场发生在校园外的车祸,让夫妇俩永远失去了当时正在江西财经大学读研的23岁女儿杨菲。回家后,蔡丽写了下面的一篇日志《别样的团圆》:
晚上6时多。菲菲的妈妈爸爸却来到莲塘公墓,爸妈、孩子是要团圆的,对不?是老天都不能阻挡的.对不?过年了,来吧,孩子让妈妈抱起你.孩子你也吃点吧。今天过年了.我们一家团圆,妈再也忍不住……在这里.一家人就这样吃上了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在这里,白雪做伴.让我们实现了儿女情长。
团圆桌上的圆满.变成了永远的缺席。爸妈站在雪地里,看着你,爸妈在看着你呀!
“天空飘着雪花.温度冰点……”
白发爬满了这对夫妻的双鬓。丈夫曾两度试图自杀,都被妻子拦了下来,“他每天都喊着女儿的名字,有时激动地敞开衣领大叫,一次想从楼上跳下去,一次又把菜刀架在了脖子上,我撕心裂肺地劝他,‘你死了,我可怎么活’”?
生活也变了。原本三口之家一起逛的商场,夫妇俩再未涉足;原本合家团圆的节日,夫妻俩却逃避亲友,“一见到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快快乐乐地在一起,情绪就控制不住了。什么饺子、汤圆,原来都是我们喜欢吃的,但现在从来不吃了”;妻子有时穿起杨菲生前的衣服,也惹来一场无名的口角,“为什么不让我穿,我穿上衣服后,就感觉女儿在我身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