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羌寨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及其美学价值评价
传统羌寨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及其美学价值评价
摘要:本文从羌寨空间形态分析入手,评价和揭示了其美学价值所在。“5?12”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汶川县最大最古老的羌寨萝卜寨100%的房屋被破坏;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数被毁,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而最具有羌族特色的理县桃坪羌寨,只有3座著名的古碉楼出现裂缝,楼尖部分垮塌。古碉楼经历1000多年历史,主建筑群仍然保存完好,这对震后羌文化的重建和保护工作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空间形态;美学价值评估
一、对羌寨空间形态分析
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片保存完好的泥石杰作位于高山山腰,靠近溪流,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改上垒,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这些坚韧古朴的建筑不绘图、不吊墨、不划线,全用眼力砌石垒木,把整个山寨一气呵成连成一体,没有单门独户的房子。世界上大多数古堡都是传统的设东南西北城门或出口的建筑程式,而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织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
1.独特的自然空间对场寨形式的影响
(1)依附式基址。历史上羌人住房以“庐帐”、“土屋”、“石室”最为著名。羌族人民大多数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每寨三、五家至数十不等,但三、五十户为一寨的居多。桃坪羌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民族的特点,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完整。这样条件下的自然环境和基址坡顶,视角为开敞性的空间,在坡中,人们既可以俯视,又可以仰视。基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用之于防御。并且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凉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灌溉用水,清幽小溪用于生活,缓坡上村镇基址避免淹涝之灾,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
(2)契合式聚落空间。“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羌寨???体空间形态的特点――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古人对于聚落村寨的营建一直追求一种“村融山水中,人在画中居”的田园意境。在羌寨,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这种完美契合,山为寨子的整体依托与背景,寨子的空间随地形的变化而高低起伏,这样的地域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他们将田依照坡度情况阶梯形开垦,犹如画出了山体的等高线,这些梯田、建筑、大山组成了羌寨全貌,与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参差交错、古朴神秘的羌族古民居建筑形成参差错落的天际轮廓线等一系列空间特色,表现出一种“人―建筑―生产活动―自然”四位一体的空间形态。这种采取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来创造物质环境空间的方式体现了古人纯朴的生态观念和珍惜土地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多层次的人工物质空间
(1)交通空间。为便于自卫和保暖防风,羌族住房在选址和朝向上都有讲究,且窗口少而小。各楼房鳞次栉比,甚至可以相通,形成一座座具有高度防御功能的石头城。特别是在寨子中心或附近险要处修筑的碉楼,使羌寨在军事防御方面更趋完善。这种建筑战时不仅可以居高观察敌情和进行寨子间的联络,还可以凭险抵抗。碉楼一般达30余米,最高的达十三四层。有正方形之锥台立体,也有六角或八角形式。明朝万历年问建造的佳山、若达两寨之碉,其基部每边齐地面处各宽5米,墙壁厚约60厘米,渐高则碉楼壁渐薄并略向内倾,至全高2/3处,则又垂直上延,碉高十层,仰视之为细形状。外观齐整、雄伟,特别是从下仰视其顶、益觉其巍峨耸峙,直插天际,堪称建筑艺术上的奇迹。
(2)建筑空间。从个体建筑来看,羌寨建筑多在山区,坡度较大,其特点一是结构简单而稳固性强,桃坪寨的这些高墙,经历多次地震而完好无损。因地制宜是羌族建筑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建筑的墙体由黄土和片石堆砌,主要承重落于四面墙。由于开问较大,由室内三根圆木柱形成辅助承重柱网支撑楼面及屋顶。单体建筑有各自的中心,并向中心收拢,墙体最大倾斜度约为5度。这样的建筑为五层高时,墙端与墙基问的垂直差有时可达20厘米以上,低处的墙体向高处倾斜,高处的墙体也向低处倾斜,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作用力,使整个建筑更加牢固。以柱、枋为基本构件,通过穿斗形成完整空间,二是充分利用当地木材及其强度,由于采用的是穿斗结构,用小材可以盖大房,三是既节约了耕地,又适应于山地斜坡建屋,并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也是典型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3)节点空间。寨子的节点空间通常产生在街或巷的结合处或转折处,或汇聚处,主要有街巷口空间、街巷转折空间、住宅或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一般表现为局部空间的放大、界面的退让或转折。在桃坪羌寨,节点空间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