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克拉克造物主遗落在帕米尔神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恰克拉克造物主遗落在帕米尔神话

恰克拉克造物主遗落在帕米尔神话   恰克拉克又叫白沙湖,中巴友谊公路从湖边蜿蜒而上,一些柯尔克孜族牧民就常年生活在这里。在恰克拉克的那些日子,我的听觉和视觉好像都出现了问题,因为那个地方太干净了,干净得让我们已经习惯于喧闹和浮躁的身体无法适应。   闯进恰克拉克   当你踏上帕米尔高原时,心一下子就会进入那种奇妙的飞翔状态,恰克拉克,还有柯尔克孜族村落,相继进入你的视野和脑海。   恰克拉克位于昆仑山深处,走进西昆仑,就走进了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从喀什疏附县沿中巴公路,到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边境口岸,近400公里的路途上,矗立着西昆仑最美丽的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其间名列世界最高行列的山峰就有10多座。   恰克拉克又叫白沙湖,中巴友谊公路从湖边蜿蜒而上,水域面积44平方公里。一些柯尔克孜族牧民就常年生活在这里,为进入高原的游客提供生活服务,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驿站。   记得第一次踏上这条山路的时候还是沙石路面,314国道蜿蜒伸向苍茫的大山和峡谷。公路像缎带,从西边天际垂挂下来,柔软地跃动着。一片连绵的山峦,一泓晶莹湖水仿佛从遥远天边飘然而落。大家忙下车在湖畔驻足,一边赞叹,一边端起手中的相机问:“这是什么湖?”朋友告诉我,这就是白沙湖。我们脚踩深绿石台,猛吸寒冷却清冽的洁净空气,感受高原世界的水中仙境。远处山峰被皑皑白雪覆盖,近处山峦似乎环抱雪山,白云相依,如诗如画。   听我们说环湖雪山真漂亮,朋友大笑起来,这哪里是什么雪山?那是白沙山,细沙堆起的山包!白沙山山体表面附着的白沙经过数万年风化,在高原洁净的阳光下,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金属质感的白沙山,造就了恰克拉克独具特质的地貌奇观。这种景观使我既陌生又震撼,就像湖水中倒映的沙山和天空,在我看来有如梦境中的童话。   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白沙湖,没想到这个记忆已经在我脑海过去了15年。今天的白沙湖风采依旧,不知醉倒多少人,但要真正领略到它的真面目,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今年7月,我有幸在布伦口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从白沙湖最西边登顶,这???看起来很平坦的沙山,我们用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达预定目标,路途非常艰难,但感觉好像在一步步远离世俗,能有这样一种体验,真是不虚此行。我们经过牧民的草地,绕过几十条小溪才到达山脚下。   在白沙湖的背面,有一个天然的小湖,湖水浅蓝,山色艳丽。越往前走山越高,气温越低,阳光从雪峰上折射下来,感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袭人的寒气。在一个绝妙的转弯处我们停下来,朋友说,这儿的角度最好,可以一览白沙湖全景。真是“烟霞深护万千重,天上风云起卧龙”,果然是神仙世界。我们完成了一次仙境之游,时隔这么久,留在我心中的一些记忆,就像刀刻一般,想忘都难。   进入布伦口,路旁河谷中星星点点的绿让人眼前一亮,瞬间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迹象,感悟到了生命的存在,这种生命体便是高原的绝境湿地。虽然显得微不足道,但就是这些零零星星的湿地却使高原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太阳刚刚露出山头,我们就到达了湖畔。站在这个雪山环抱的白沙湖边,我竟然无语,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我不相信自己看到的,我的眼睛没有看到过这样洁净的东西。   湖岸隆起的一道道山脊,竟然是狂风中长啸的漫天沙粒铸就的,而如今静如处子般地盘亘于白沙湖之滨,无论生长在蓝天之下,还是倒映在河水之中,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澄静之地。   平心而论,我更喜欢白沙山的倒影。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再加上环湖沙山的波浪起伏,倒映在湖泊的怀抱之中,给静静的湖水注入生命的活力,叫人浮想联翩。   没有波涛汹涌,也没有涟漪细纹,却能呈现白沙山纵横的骨骼,灰白的肌肤,让白沙山包裹在水晶宫里。走出白沙湖,我对它的感性认识依然停留在模糊的印记中,想理顺却极难。   恰克拉克湖畔的柯尔克孜族村落   公元7世纪,唐朝玄奘从这里西去印度等中亚国家,除了对石头城塔什库尔干有过记载外,是否在恰克拉克逗留不得而知。20世纪初,穿越帕米尔高原的瑞典人斯文·赫定,匈牙利人奥里尔·斯坦因,也没有对恰克拉克有过任何文字记载。   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柯尔克孜族人,受生活环境影响,至今大多数人居住在原木屋和草泥屋里。一些游牧民还居住在毡帐和毡房里。村落一般都在较平坦的山谷中,村庄周围有少量耕地,一般牧民只是在冬春季节居住在村落里,夏秋季依然要带着毡房到夏牧场居住。   在恰克拉克的那些日子,我的听觉和视觉好像都出现了问题,因为那个地方太干净了,干净得让我们已经习惯于喧闹和浮躁的身体无法适应。清晨,阳光静静地照在高原大地,羊群在草地上悠闲地走来走去。袅袅的炊烟成了白沙湖舞动的生命,一位老阿妈坐在草甸上,专注地绣着一个红毯。柯尔克孜族妇女的织毯工艺和刺绣技艺,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经远近闻名。老阿妈的女儿和孙女坐在她身边,笑容满面地看着这个纯净的世界。她们身后的远方,就是西昆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