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流失海外三彩大罗汉指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发现流失海外三彩大罗汉指误

探索·发现流失海外三彩大罗汉指误   藏于加拿大博物馆的一尊三彩罗汉像,据化验显示,头部是明代之物而身体是宋辽时代的。对此电视片解释为明代重新修理的结果,实为大谬。三彩工艺不复杂,完全可以重新塑,不可能只烧个头像接上。实际上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罗汉像头部也是明代的。移花接木,都是清末民初古玩商玩的把戏。现在波士顿美术馆又重新创作了一个头部接上去了。由于当年盗运罗汉像时破坏严重,支离破碎,如今世界各地博物馆现存的罗汉像多多少少都有修补。   我于1998年春考察了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费城博物馆等,逐一目睹了在此收藏的易县罗汉真迹。经波士顿美术馆吴同教授介绍,我才知道该馆所藏罗汉老者像的头部并不是原来之物。这个罗汉头不是三彩而是绿釉的,体积也偏大,从风格分析应是明代所作。据日本学者的记载,当年村民们为了争夺罗汉像,干脆打碎,谁也别拿,估计当年古董商为获利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手段。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彩色摄影技术不成熟,所拍摄的黑白照片也不够清晰,观察实物,头部与身躯的雕塑风格和色差还是很明显的。近年来波士顿美术馆又将后接的罗汉头取下,换上了依据美华裔厨师为模特塑造的凭想象复原的头部,然亦不尽人意,缺乏原作的深沉和简练。实际上,如大都会博物馆等所藏罗汉像也有不同程度的修补。   谈河北易县八佛洼辽代三彩陶罗汉   旧藏于河北易县白玉山峨眉寺八佛洼山洞中的多尊三彩陶罗汉像,在民国初年(1913年)被旅居北京的日本人寺泽鹿之助首次发现,后又为欧洲人贝尔契斯基所注意。古董商勾结村民将罗汉像运至北京售与外国人。此举为易县官衙所觉察,但为时已晚,罗汉佛像大部分已被窃走,一时未运出的也因村民的争夺而被打碎,现场狼藉不堪;剩余的残躯碎片被运到易县官衙后院,以后便下落不明了。   据日本考古学家原田淑人所记,有确切下落的罗汉像现分散于欧美及日本,计为:大英博物馆1尊、波士顿美术馆1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尊、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尊、奥哈依约·库里夫兰特博物馆残像1尊、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1尊、日??松方幸次郎1尊,共计8尊。此外,据说古董商和个人手中尚有4尊,加起来不过十二三尊。目前能从各种目录上看到的亦不过10尊左右。   据民国年修《易县志》:   峨眉寺百佛洼慈(瓷)佛在县西北五十五里峨眉寺后。百佛洼亦称百佛洞或称百佛山、八佛洼,山腰凿石虎,内有大慈(瓷)佛八尊,小慈佛七十二尊,又依山建阁,内有三彩慈(瓷)观音一尊,后为邦人盗去售诸国外,今在英伦者有三,彼邦人士以为唐三彩慈(瓷)云。   依上记所云,八佛洼洞内除罗汉外还应有佛和观音等瓷像,当年应共有80尊左右。但目前所见到的只有陶罗汉,同洞的其他造像没有见到实物,此外罗汉的数量是16尊还是18尊也不清楚。   关于这些陶罗汉的年代,亦如县志和原田淑人所引用的西方文献所云:由于造像是白色的陶胎,上敷三彩釉,与唐三彩的质地极为接近,故被认为是唐代之物,但原田氏以为是宋代之物,我以为原田氏是正确的,这些罗汉之所以是宋代(或辽代)之物,再作如下分析:   有关罗汉的历史和尊名的文章所见不少,此不赘述。目前所见到的这些罗汉,由于没有题记,我们不能确知当年有多少尊及其组合情况。罗汉是闻如来说教而通达,是佛教修行的果位,是侍佛,是承宣佛法的人物。因此从释迦身边的阿难、迦叶二弟子,一直到以合利弗为首、终于阿难的十大弟子(见《翻译名义集》卷一),乃至十六罗汉(《法住记》),进而到十八罗汉、二十四罗汉(《付法藏因缘传》)、五百罗汉等,可以说,无论称弟子、称祖师或是罗汉,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等级区别,无非都是意味着修到了罗汉的果位,在美术造型上皆呈比丘相,即所谓罗汉形象。但他们在艺术表现中,可因某一宗派的兴衰或某宗派主持修造而各取相关的佛教史籍(如《法住记》《付法藏因缘传》《历代法宝记》等)对罗汉群像的组成增增减减,但都可以称之为罗汉。   在早期佛造像上,多出现常见的阿难、迦叶二弟子。表现历代传承祖师的形象,目前发现的以河南安阳隋开皇九年(589年)开凿的灵泉寺大住圣窟为最早。安阳宝山寺西侧的大住圣窟为隋初高僧灵裕主持开凿,窟形为长方形,覆斗顶,在前室东壁有线描刻的“世尊出世传法圣师”,共24位圣师旁都有题名及筒略传记,从迦叶始而终于狮子比丘。这是依据北魏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而来的,也称为二十四罗汉。但《付法藏因缘传》所记为23位祖师,隋僧智(岂页)(yi)著《摩诃止观》依据此又加上了旁系的摩田提而成二十四祖。总之,宝山大住圣窟罗汉像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组的祖师(罗汉)像。   唐代龙门石窟里也有两例祖师像。其一为大万五佛洞,位于东山万佛沟南侧擂鼓台上,又称擂鼓台中洞,为比丘道远为首的邑社共同建造。石窟平面为马蹄形,洞内壁基部分高浮雕25尊罗汉,从每尊身旁刻的名字和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