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警惕“轰动效应”背后“新闻预构”
警惕“轰动效应”背后“新闻预构”
媒体影响力的获得,离不开报道内容的关注强度,更离不开报道内容的真实强度。
一
今年春天,一则看似普普通通的广告,引发了一条颇具“轰动效应”的报道——《温州人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名不见经传的林春平,一夜间成为媒体争相追逐的新闻人物。但只是短短5个多月后,事态突然发生逆转,同样颇具“轰动效应”——林春平唱的这一出戏不仅子虚乌有,还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而被通缉。他于5月23日出逃,6月6日在珠海归案。
这真像一幕大起大落的讽刺喜剧,拍一部商业大片指定卖座,不幸的是我们一些媒体充当了“编剧”或“导演”,身陷难言的尴尬之中。
据有关媒体披露:
事起2011年12月20日《温州商报》头版的大篇幅广告《高薪招聘启事》:“中国春平集团、英属维尔京群岛春平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因收购美国某银行,需招聘高级翻译、银行高级经理、副行长各2名。应聘成功者可获得5万~20万美金年薪,获得在美国银行工作的机会。同时,集团还将统一办理美国L1签证,三年后自动获得美国绿卡并可带家属。”
随后,《温州商报》于2012年1月5日刊发首篇报道《“春平”提供的美银行工作机会令人心动》,称林春平“收购了美国特拉华州的一家有85年历史、之前由犹太人控股的银行,更名为‘美国新汇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林春平先生担任董事局主席”。由此,一发而不可收,从1月12日起,《温州日报》的《“东方犹太人”抄了西方犹太人的底》、杭州《都市快报》的《温州人林春平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温州都市报》的《温州人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等一哄而上。1月30日,在这些报道的误导下,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在浙江省民营经济万人大会上脱稿赞扬说:“温州有位企业家林春平,收购了美国银行,了不起。”次日,《浙江日报》头版也出现报道《温商买下美国大西洋银行》。
在金融危机乌云密布背景的反衬下,报道确实产生了“轰动效应”,全国上百家媒体蜂拥转载或评论,林春平名声大噪,不断受到地方领导的接见。作为温州商人的新典型,他成为温州市九届政协委员出席两会,频频??受媒体采访。然而,泡沫破灭后在国内外产生了恶劣影响。
二
梳理上述报道的来龙去脉,我们不难发现,大摆“乌龙”的恰是传统媒体——从温州到杭州再到浙江的省市级主要媒体;相反,最先对此提出质疑的,倒是微博和网络论坛之类的自媒体。这就形成了一个反讽,专业媒体的公信力在哪儿?新闻“把关人”为何失守?
把这一“乌龙”的产生机制列为个案分析,可以有多种推测:与广告“联手”而配发的有偿新闻、从广告中“发掘”未经核实的虚假报道、被林春平利用、把关不严操作失范等,但无论如何,根子还是在报道的出发点上。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商业新闻学”衍生出报道的功利性,我们的“影响观”渗透着自身利益。我们不太愿意老老实实做新闻,期待有“二踢脚”式的“卖点”接连爆响,不断造成“轰动效应”,赚取媒体的“影响力”。
由此,我们是否存在一种“预构”新闻的心理?在潜意识中,事先设想了一批具有“轰动效应”特质的“新闻”,期待它发生,随时准备出击捕捉,以满足“预设”的受众需求。
这里至少有三种情形:
1.对假新闻大开绿灯。当林春平声称“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时,可遇不可求的“新闻”就来了,美国、银行、犹太人、国际金融市场……这些要素一个不缺,正好与温州人突破金融危机围城的意愿暗合、正好与温州申报“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创新相暗合。因而对于这样的传奇,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只要“林春平称”(相关报道中唯一出现的消息源),那又干嘛要去核实呢?至于那些层出不穷的“情感讲述”——出轨的情、不伦的恋、变态的性,一个比一个离奇刺激,鬼都不相信,但符合一些媒体人的“预构”,自然就睁着眼让它们占领版面和荧屏。
注意:“单通道”信源,常为诸多“预构”所采用,因为害怕被第二信源“撞破”,丢掉到手的“煮熟的鸭子”。
2.对真实事件加工渲染。如果真发生了一点什么事儿,但与“预构”的有距离,也不是没有办法。于是,便添枝加叶、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甚至还会刻意遮蔽,如报道某美术学院男院长因模特未至,自己脱光给学生当模特“救场”,一时之间炒得沸沸扬扬。就报道而论,事实一点不虚,图片赫然在目,但它遮蔽了一个关键事实,就是不说教室现场全是男生——且全是成人油画提高班的成人男生。
注意:这种“做减法”的加工,比“做加法”的加工隐蔽,更为普遍地存在,一般不易被发现,被发现了也可推卸说未采访到。这种手段,其实更为严重地遮蔽了真相,极大地损害了新闻的品质。
3.自身编造假新闻。如果 “预构新闻”实在找不到,那就干脆编造一个,“五情妇竞争上岗”、“纸馅做包子”等一戳就破的假新闻,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出笼。有的假托名人增加“可信度”,如“健力宝奥运金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多元化投入理性思考.doc
- 西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困境与对策.doc
- 西部地区师专院校生存与发展问题思考.doc
- 要听就听他们贝多芬.doc
- 西部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doc
- 要有好作品,要有好资金.doc
- 要当一个受众欢迎记者.doc
- 西部歌曲MTV网络传播文化意蕴.doc
- 要素禀赋、污染转移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doc
- 见于传世本唐代文人诗作.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