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4.1 直接偶合放大器存在的问题 4.2 差动放大电路 4.3 差动放大电路的另外几种接发 4.4集成运算放大器 4.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4.1 直接耦合放大器存在的问题 ? 1.偶合工作点的相互影响 在直接耦合放大器中, 由于级与级之间无隔直(流)电容, 因此各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 从而要求在设计电路时, 合理安排, 使各级都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若将直接耦合放大器的输入端短路(ui=0), 理论上讲, 输出端应保持某个固定值不变。 然而,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输出电压往往偏离初始静态值, 出现了缓慢的、 无规则的漂移, 这种现象称为零点漂移。 4.2 差动放大电路 4.2.1电路组成与演示 ? 1.电路组成 图4.1为典型差动放大电路, 它是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共发射极电路组成的。 2. 抑制零漂演示 1) 演示过程 (1) 当将两输入端与地连接即ui=0 时, 将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接在输出端, 此时会发现, 万用表的指针几乎不动, 即UO=0。 (2) 若用一只手捏住一只管子的管壳 时, 你会发现, 万用表的指针慢慢偏转, 说明此时的输出电压已经不为零了, 如图4.3所示。 (3) 若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只管子的管壳(相当于给两只管子同时加热)时, 万用表的指针指向零, 说明输出电压为零, 如图4.4所示。 2) 演示现象分析 ? 在演示步骤(1)中, 输入信号为零, 即ui1=ui2=0, 放大电路处于静态, 由于电路完全对称, 因此 IBQ1=IBQ2=IBQ IEQ1=IEQ2=IEQ ICQ1=ICQ2=ICQ UCQ1=UCQ2=UCC-ICQRc UO=UCQ1-UCQ2=0 4.2.2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分析 ? 从理论上讲, 差放电路的参数是对称的, 因此, 在分析时, 为了方便, 可采用如图4.5所示的差放电路。 1.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当输入信号为零时, 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4.6所示, 由基极回路可得直流电压方程式为 ? 2. 动态性能分析 ? 1) 输入信号的类型 在放大器两输入端分别输入大小相等、 相位相反的信号, 即ui1=-ui2时, 这种输入方式称为差模输入, 所输入的信号称为差模输入信号。 差模输入信号用uid来表示。差模输入电路如图4.7所示, 由图可得 2) 对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 图4.9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 当从两管集电极取电压时, 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表示为 图4.10 共模输入时的交流通路 4.2.3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 ? 恒流源差放电路如图 4.11 所示, V3、 R1、 R2、 R3构成恒流源。 4.2.4衡量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共模抑制比 实际应用中, 差动放大电路两输入信号中既有差模信号成分, 又有无用的共模输入成分, 此时可利用叠加原理来求总的输出电压, 即 4.3 差动放大电路的另外几种接法 差动放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所以在信号源与两个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及负载从输出端取出电压的方式上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1. 双端输入、 单端输出 在图4.13中, 输出信号只从一管的集电极对地输出, 这种输出方式叫单端输出。此时由于只取出一管的集电极电压变化量, 只有双端输出电压的一半, 因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也只有双端输出时的一半。 4.4集成运算放大器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薄膜物理-CH7薄膜形成.ppt
- 必修部分 第三节 第三节 光合作用.ppt
- 编译原理第三章 词法分析与词法分析程序.ppt
- 标准件和常用件15OK.ppt
- 材料物理第七篇.ppt
- 测定电源电动势与内电阻.ppt
- 常见模具材料与热处理.ppt
- 第7章第3节___酸与碱的反应-中与反应新版.ppt
-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和制作.ppt
- 第08篇核苷酸1.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