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绵竹小春作物植保情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绵竹小春作物植保情报

绵竹市小春作物主要病虫情报 及防治措施 植保情报 由于去年冬天较往年天气都比较暖和,连霜降都没有几次,在这样一个暖冬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种的存活率、发芽率均高于以往各个年份,在以前的种子使用量上导致今年的小麦生长特别旺盛、紧密,在此情况下,就十分容易引起病害、虫害的发生。 根据今年绵竹各植保站发布的植保信息,今年绵竹现阶段小麦锈病、红蜘蛛、蚜虫发生普遍较往年都更加严重,,以及注意防治抽穗时赤霉病的发生。 二、用药指南: 1、小麦锈病 症状: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共同特点:罹病部位发生铁锈色疱 状夏孢子堆,故称锈病,后期病部 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田间诊断时,可根据“条绣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加以区别。 施药方法:由于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主要着生在小麦叶片的背面,故喷药时应以叶片为主,为提高药液在叶面的粘着力,可在配药液时加少量洗衣粉,与药液充分搅匀后喷雾。掌握施药时间,选择晴天无风或微风的午后进行喷药,是确保化学防治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另外把农药和化肥混合喷施,效果更好,如加入少量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后进行喷施,防治锈病和促进增产的效果更为显著 推荐配方: 三唑酮粉剂或乳油。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8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如果锈病发生较重,可适当加大药剂用量,甚至可加大到100克左右。 2、小麦蚜虫 又名腻虫,麦蚜在小麦苗期,多集中在麦叶背面、叶鞘及心叶处;小麦拔节、抽穗后多集中在茎、叶和穗部刺吸为害,并排泄蜜露影响 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防治策略:重点抓好小麦抽穗灌浆期的化学防治。要应用各种防 治措施,充分发挥自然控制能力,依据科学的防治指标及天敌指标, 适时进行喷药防治。 防治穗蚜:当百株蚜量大于 500 头,天敌与蚜虫比小于 1:150 以上时,天敌无法控制其种群数量时,用药防治。 推荐配方:①国光95%杀虫单4包+吡虫啉4袋兑2桶/亩。 ②玉成雅克3包兑2桶/亩 ③48%毒死蜱 50 毫升对水喷雾 3、红蜘蛛 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当地主要麦圆蜘蛛。麦圆蜘蛛不耐干旱,适宜温度 8-15℃,相对湿度 80%。 化学防治:当每行尺达 200 头以上,上部叶片 20%面积出现白色斑点 时,开展化学防治。 推荐配方: 1.8%阿维菌素20 毫升+国光95%杀虫单4包对水 40 公斤喷雾等。 4、小麦纹枯病 症状: 幼苗发病初期, 在地表或近地表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 随后呈典型黄褐色梭形斑,或眼点状斑。后期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形成云纹花秆状,并继续向上部扩展,后期侵入茎秆,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白穗,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再形成球状菌核。 发生规律: 病原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夏。田间 发病可分四个时期:①、冬前发生期 ②、早春返青上升期。③、拔 节后盛发期④、抽穗后稳定期。秋、冬季温暖和春季多雨对纹枯病发展有利,连作小麦发病重。 推荐配方:①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劲晶1袋、多菌灵1袋兑1桶水。 ②20% 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0克、40%多菌灵胶悬剂50—100克对水40公斤喷雾。 注意:适当加大水量;对准中下部保证效果。 5、小麦赤霉病 此病又称烂麦头、红麦头。间隙性暴发,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病 害,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则严重流行。此外,病麦粒含有多种毒素,人畜食用后 引起急性中毒。 三种症状:基腐在幼苗出土到成熟都可发生,茎基变褐软腐,植株枯萎死亡、手拔病株,易被拉断,断口褐色、带有粘性的腐烂组 织。秆腐发病初期在剑叶的叶鞘基部变踪褐色,后扩展到节部,并长出一层红粉。穗部腐烂 长满红粉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田间病残体数 量大,带菌量高的田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质粘重、偏施 氮肥的田发生重。当抽穗扬花期连续 3 天以上天气将大流行。 化学防治:抽穗扬花期 第一次用药:10%小麦抽穗至扬花期;第二次用药:感病品种或 适宜发病年份在第一次用药一周后喷第二次药。 推荐配方: 80%多菌灵超微粉 50 克,40%多菌灵胶悬剂150%毫升,80%多菌灵超微粉30 克+15%粉锈灵 50 克,25%咪鲜咹 25%25-50 克,以上农药任选 一种对水40公斤喷雾 注意事项:喷药要均匀,重点对准小麦穗部。 6、小麦白粉病 白粉病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茎秆、 穗部等。症状:叶片密生白粉状霉层。 推荐配方:适时药治,孕穗末期—抽穗初期为最佳施药时期。亩用药剂有效成分三唑酮15克;或烯唑醇8克喷雾防治。一般年份防治一次即可。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