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含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含答案)

一无端崖之辞              对应学生用书P81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郢人()   2.白垩()     3.砍斫() 4.百仞() 5.逡巡() 6.脚踵() 7.浑沌() 8.巨缁() 9.鲵鲋() 10.黄馘() 11.破痈() 12.鹓(yuān chú)、通瞬 2.没而下 通陷,下陷 3.骛扬而奋鬐 通鳍,鱼鳍 4.惮赫千里 通怛 5.苍梧已北 同以 6.趣灌渎,守鲵鲋 通趋,趋向、奔向 7.王说之,益车百乘 通悦,喜欢 8.反于宋 通返,返回 9.夫处穷闾阨巷 通隘,狭窄 三、古今异义 1.背逡巡 古义:退却 今义: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2.饰小说以干县令 古义:指偏颇琐屑的言论 今义: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3.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5.闻任氏之风俗 古义:志趣,传闻 今义:指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等的总和。 四、一词多义 1.顾 2.为 3.引 4.适 5.干 6.以 7.于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上窥青天,下潜黄泉上:向上;下:向下 (2)日凿一窍 日:每天 (3)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南:向南 2.名词作动词 (1)没而下 下:向深处游 (2)离而腊之 腊:制成腊肉 (3)庄子来,欲代子相 相:做宰相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1.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活:使……活 2.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悟:使……觉悟 (三)形容词作动词 1.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远:相差很远 2.商之所短也 短:不擅长 (四)副词作动词 尽垩而鼻不伤 尽:完全除去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我,东海之波臣也 (“也”表判断) 2.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也”表判断) (二)省略句 1.措杯水(于)其肘上 (“水”后省略介词“于”) 2.投竿(于)东海 (“竿”后省略介词“于”) (三)状语后置句 1.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于浑沌之地”作状语,后置) 2.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于枯鱼之肆”作状语,后置) (四)宾语前置句 子何为者邪(“何”作“为”的宾语,前置) [课文·译注] (1) (2) (3) (4) (5) (6) (7)              对应学生用书P84 1.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评析] 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上可以登上青天窥探,下可以潜入地下的黄泉,意气奔放于八方,神情不会改变。 一个人只有摒弃心中的俗念,才能坦然面对一切,也才能够达到至高的境界。 2.“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评析] “人人都有一口、两耳、两眼睛、两鼻孔‘七窍’,来看、听、饮食、呼吸,这浑沌偏偏没有,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每天凿一窍,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这段话是说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同时也深刻说明了统治者如果违背人民的性命之理而行事,即便是出于善意,也一定会产生悲惨的结局,告诫统治者要从实际出发,体察民意。 3.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评析] 所以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还差得远呢! 庄子以这样的故事告诫施政者不可目光短浅,好发议论,而应立大志才能有所大成。如果施政者仅窃喜于眼前的数字增大和既得利益,而对社会没有一个长远规划,没有做到高瞻远瞩,必将贻害子孙后代。 [问题1] 选文1,庄子拿这个寓言故事来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流露出诤友惠子去世后,高山流水,无人再赏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对惠子的深切怀念。 [问题2] 选文2,借列御寇与伯昏无人比射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说明“无我”而追求至高精神境界的重要。 [问题3] 选文3,“浑沌之死”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说明违背人民性命的行为,即使是出自善意,也必将导致悲惨结局。 [问题4] 选文4,任公子钓鱼的故事表达了什么观点? [明确]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只有具有大才能、大思想、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的人,才能参与治理世事的思想主旨。 [问题5] 选文5,曹商使秦一事说明了曹商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 是一个不择手段谋取利禄、追求荣华富贵的小人。 [问题6] 选文6,庄子借“涸辙之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 讽刺了那些违反自然之道、说大话、讲空话的人。 [问题7] 七则小故事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明确] (1)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创造出奇特无比的诸多形象。这些故事很少枯燥说教,而是借用生动活泼的寓言形式,让人在或开怀或沉思中感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