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含答案)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对应学生用书P49[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管籥() 2.疾首蹙() 3.灵囿()
4.濯濯(zhuó) 5.省敛() 6.睊睊()
7.作慝(tè) 8.徵招() 9.琅邪()
二、通假字
1.可得闻与通欤,语气词,吗
2.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通犹,如同、好像
3.今王田猎于此 通畋,打猎
4.时日害丧 通曷,何日、何时
5.予及女偕亡 通汝,你
6.方命虐民 通放,放弃
7.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通返,返回
8.从兽无厌谓之荒 通餍,满足
9.景公说 通悦,高兴
10.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通悦,娱乐、欢乐
11.盖《徵招》《角招》是也 同韶
12.畜君何尤 通,喜欢、喜爱
三、古今异义
1.兄弟妻子离散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2.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古义:在那里 今义:顺承连词
3.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古义:到了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4.秋省敛而助不给
古义:不足 今义:不给予
四、一词多义
1.修
2.鼓
3.疾
4.适
5.乎
6.乐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庶民子来 子:像儿子一样
2.名词作动词
(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乐:娱乐
(2)今王鼓乐于此 鼓:演奏
(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疾病:患病
(4)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称王
(5)出舍于郊 舍:居住
(6)师行而粮食 粮食:征集、运转粮食
(7)遵海而南 南:南行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成:使……建成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与众乐乐 众:多数人
2.形容词作动词
不得而非其上者 非:责怪、非难
3.形容词意动用法
(1)贤者亦乐此乎 乐:以……为乐
(2)而民欢乐之 欢乐:以……为欢乐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乐:以……为乐
(4)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忧:以……为忧愁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也”表判断)
2.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者,……也”表判断)
(二)被动句
暴见于王 (“于”表被动)
(三)省略句
不若与人(乐) (省略动词“乐”)
(四)状语后置
1.王语暴以好乐 (“以好乐”作状语,后置)
2.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于雪宫”作状语,后置)
3.今王鼓乐于此 (“于此”作状语,后置)
(五)宾语前置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作“有”的宾语,前置)
2.吾何以休 (“何”作“以”的宾语,前置)
(六)定语后置
见羽旄之美(“美”作“羽旄”的定语,后置)
(七)主谓倒装
善哉问也 (“问”作主语,“善”为谓语)
[课文·译注]
(1)
(2)
(3)
对应学生用书P52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评析] 以天下人之乐为乐,以天下人之忧为忧。
这句话强调国君与民同忧同乐是统一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孟子强调的国君与民同忧同乐的主张,表现出他反对暴政,深切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情感。孟子的这句名言,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内心之中,成为后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有志之士批判暴政的有力武器。
2.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评析] 我们的王不巡游,我们如何能够休息?我们的王不游乐,我们如何能够得到救助?一巡游一游乐,都可以做诸侯的榜样。
晏子引用夏谚说明古代君王巡游给人民带来的好处,委婉地告诉齐景公巡游应该关心百姓疾苦,希望他能与民同乐,心忧天下,只有这样,百姓才能乐国君之乐,忧国君之忧。
[问题1] 选文1,孟子为什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明确] 孟子认为只有高兴的时候才有心情奏乐,国家治理好了,君王才有好心情。
[问题2] 选文1中的“举疾首蹙”说明了什么?
[明确] “举疾首蹙”意为“全部头痛皱眉”,表明了百姓对“君王不与民同乐”的怨恨与无奈。
[问题3] 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明确] 古时历来重视礼乐,儒家认为礼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反对把音乐当作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就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吻合了。齐王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有点惭愧。
[问题4] 选文2举周文王与夏桀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明确] 运用正反对比,揭示了君主贤明,深得民心,才能拥有池沼苑囿之乐的主旨。
[问题5] 选文3,孟子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启发齐宣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关汉卿窦娥冤》2课时详细导学案.doc
- 高中语文《劝学》说课稿设计.doc
- 高中英语选修六教学案:Unit 1 Art 教案及试题.doc
- 高中语文《外国散文两篇》说课教案.doc
- 高中语文《小狗包弟》导学案(教师版).doc
- 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教学设计.doc
-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doc
- 高中语文《悼念乔治桑》说课教案.doc
- 高中语文《氓》最新公开课导学案设计.doc
-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2课时精品导学案附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经典原文4 《大学》节选(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写出自己的个性(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联想与想象(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语言的锤炼(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作文辅导课《写作单元写出景物的特征》说课稿.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