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7《朱子语类》三则 一课时 教案
《朱子语类》三则 一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有活水来。
????2、我们经常从报纸互联网上看到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真实报道。这些高官为什么会纷纷落马呢?究其原因是无法抑制的人欲和贪欲将他们变成了魔鬼。那么古人对人欲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子语类》三则,一起来聆听朱老夫子的教诲。
????二、作家、作品介绍
????1、作家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则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
????在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2、《朱子语类》
????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三、研习第一则
????1、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
熟读、精思、不贪多。????(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
2、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
?o?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o??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o?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o?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对你学习的启示有哪些呢?朗读两首诗自我体悟。
????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无题???【今】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无肉令人瘦,无书令人愚。人瘦尚可肥,士愚不可亲。
????四、研习第二则
1、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天理。????小路:人欲。????“无克己工夫”
????(外物无官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
?????2、很明显这一则围绕天理,人欲而展开讨论,圣人、贤人、普通人在理欲之间是怎样选择的?
?????圣人:自然存天理。?????贤人:先分辩再行动。?????普通人:克制私欲。
????(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依天理而行,贤人比圣人稍差,普通人则在后天的修养中更加用力,时刻克己复礼,不为人欲所牵引,最后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谨慎对待,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3、作为常人,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
o??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o??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o??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研习第三则
????1、本则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
????义利问题。
????2、怎样阐述义利问题的?(引用了哪些名人名言)
????义利来源于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利对立起来,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也说:“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孔孟的这些说法是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基本主张,朱子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进一步作了阐释。指出选择“义”,便是向内,才能步入圣贤殿堂,选择“利”,便是“向外”,只会趋向不肖之途,可见,义是天理之所宜,利则“人情之所欲”,义利问题是等同于理欲问题的。
????3、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重义轻利”的观点?
o??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o??不义且富贵,于我若浮云。
o??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o??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o??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一苏教版教案:第四专题 赤壁赋2.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苏教版教案:记叙文9.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苏教版教案:记叙文8.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苏教版教案:记叙文5.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5荆轲刺秦王 教案.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1 教学设计.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5 教学设计.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 教学设计.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苏教版教案:记叙文6.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三苏教版教案 :第一专题 祖国山川颂 2.doc
-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6《原君》(节选) 一课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5-5《坛经》两则 一课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8《麻叶洞天》 一课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9《日知录》三则 一课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选修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一课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选修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二课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8《天工开物》 一课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选修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四课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7《童心说》一课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1《六国论》第一课时 教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