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

表达技巧类 例1.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问:“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表达技巧类 例2.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表达技巧类 例3.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这首词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品味情感类 例1. 2011年南通中考 春草【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问: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品味情感类 例2. 2012年南通中考 天净沙?春【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品味情感类 例3. 2013年南通中考 《狼山观海》 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①仙人何处觅?灵槎②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释】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 问: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品味诗歌情感的常用方法 一看:诗歌的题目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 (注解) 四看:意象 五看:关键词句 * *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 表达技巧与思想感情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 2、理解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3、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词语的锤炼。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掌握诗歌的常见表达技巧类型,能按照答题步骤完整规范答题。 3、了解常见的诗歌的思想情感,并掌握鉴赏的方法。 重难点: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类型,能按照答题步骤完整规范答题。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涕泪淋漓,这里指沾湿。 问:“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夸张(步骤1)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袖擦湿了,可眼泪还是止不住(步骤2) 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步骤3)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在今河南商丘县东,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曾经繁盛一时。 问:3.4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步骤1)用树木开花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步骤2)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步骤3) 小组活动一:合作讨论 1.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2.表达技巧类题的解题步骤 常见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 3.表现手法 如对偶、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以动(声)衬静、以乐衬哀。用典、衬托、联想、想象、象征。 表达技巧类题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或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明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阐运用)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 样的道理。(析效果) 201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唐)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1. 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用以声衬静的手法(步骤1)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一声箫鸣,(步骤2)反衬出山的幽静。(步骤3) 此诗反映的是作者平静淡泊的心志、寄情山水的雅趣。 诉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