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萧山三中
明清时期(1368——1840) 政治 经济 文化 1、中央: 2、地方: 3、选官制度: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1、思想: 2、文学、科技: 3、艺术: 粉彩工艺发明发展;私营手工业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立军机处、理藩院、 。 改土归流;密折制 八股取士、科举制走向僵化; 高产作物引进;蚕桑棉花种植扩大;风力水车 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帮;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理学占主导并走向僵化;早期的西学东渐(传教士);批判思潮出现; 出现带有反封建色彩的小说 、明铜活字 书法;京剧; 1368 1644 1840 明清时期 晚清 1912 时间点: 时间段: 1640、1689 1776 1787、1789 1832 资本主义萌芽(13-14C) 文艺复兴(14-17C) 新航路开辟(15-16C) 宗教改革(16C) 启蒙运动(17-18C) 工业革命(18C中-19C中) 明朝 清朝(前期) 冲击 中西比较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但新的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 ——摘自《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有哪些? 总结: 1、农耕文明的高峰: 2、工业文明的萌动: 3、近代前夜的危机: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文化:传统科技世界领先; 农耕文明的高峰: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文化:反封建民主思想、文艺作品出现; 早期的西学东渐; 工业文明的萌动: 近代前夜的危机: 政治:封建专制日益腐朽; (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初步确立;) 经济:严格的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 (逐渐向工业国转变;) 文化:文化专制,鄙视科技;理学走向僵化; (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近代科学兴起) 对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西方殖民势力东来;) 关键词:由盛转衰 (2013·广东肇庆二模·38)(24分)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从材料一的“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分析“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西方的冒险事业”指什么?它与中国转向内部有何历史关联?(10分) ①原因:制度结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向外推动力: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缺乏获取利益的动力(或中国自古以农立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受阻;或推行“海禁”政策;或传统中国文化塑造了民族内趋型的心理结构)。(4分) ②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2分) ③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4分) 1.(2012·广东文综·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反对废除宰相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若易以其他法律和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18C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亚当·斯密是如何分析中国长期停滞的原因的? (2)如果你同意上题中“停滞性”的结论,请再指出造成停滞的另外两个原因。如果不同意,请写出两点理由。 法律和制度阻碍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弱视-朝聚眼科.PPT
- 当前南海形势讲稿.DOC
-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问题与因应-德明财经科技大学.PPT
- 当然所仿写的句子就必须与例句的句式一致2修辞手法一致仔细.PPT
- 徒手心肺复苏B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颌前提下.PPT
- 得由恒载弯矩控制的跨中弯矩设计值和支座边缘截面剪力标准值分别为.PPT
- 徐迎春_CPC-浙江大学.PPT
- 微生物的生态练习题试卷A卷答案部分.DOC
- 心理健康与青少年成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PPT
- 心理健康教育指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