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水资源课程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以冬小麦各时期的需水量浅谈合理灌溉科学用水
学生专业班级 农学0801
学生姓名学号
学 院
指 导 教 师 杨新民
完 成 时 间 2011年
以冬小麦各时期的需水量浅谈合理灌溉科学用水
摘要:北方冬小麦生产中灌溉用水一直以来存在用水量过大、地下水超采严重、农业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从冬小麦生长各时期的需水状况入手以前人所做给出的实验为依据探讨在冬小麦生产中如何进行合理灌溉科学用水来增产稳产。事实表明,在小麦各个需水的关键时期,产量随浇水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随着灌溉用水的增加同产量并不出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极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合理的水分亏缺有利于小麦培养抗逆性。其中抽穗扬花期浇水对小麦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长期,需水,灌溉
我国北方冬小麦区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省区1、2茎节的机械性能,促进地下部分的根系伸长,从而获得合理的群体结构,防止倒伏,促进小穗分化,为夺取高产创造有利条件。限制后期灌水量,麦田适度缺水,会促进灌浆的进程,使灌浆初期速率加快,提高小麦经济产量。不仅节约了灌溉用水,还为汛期降雨倒出了蓄水土壤库容。前、后期控水保中期,保证小麦缺水敏感期。
三 冬小麦合理灌溉
为了保证小麦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灌水就应当考虑好因时、因地、因苗的原则。因时就是根据当地的天气变化和降雨量多少决定是否灌水;因地就是看土壤墒情,是否需要灌水,看土壤质地.沙土地保水性差灌水需要多次少量,粘土地保水性好灌水时需要少次多量,另外.要看苗情,在小麦不同的生育时期,需水量不同,高产小麦需要促控结合,常常用灌水用水作为促控的手段.而且,小麦的长势强、弱也是决定是不是灌水和何时灌水的条件。按照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全生育期需要灌底墒水、冻水、返青水、起身水、拔节水、挑旗水、开花水和灌浆水等7—8次水。由于不同地点、年份降雨量分布不均,可适当调整灌水次数。
在降雨、灌溉水量和前期土壤特性一定的情况下,喷灌、滴灌、渗灌及波涌灌几种节水灌溉方式,以渗灌的节水性最好,其余依次为滴灌 喷灌、波涌灌。小麦在渗灌条件下产量比滴灌、喷灌和波涌灌都高,渗灌产量比滴灌增加7.6%,比喷灌增加13.1%,比波涌灌增加22.4%。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灌溉方式应该是灌水集中在作物主要根系分布层,实施高频局部灌溉冬小麦覆膜是冬小麦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地膜覆盖有效地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旱、冻等突出问题,适期播种增产率可达50%以上 。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节水、增产、增收作用,膜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较露地冬小麦表现优良,其中有效穗数、穗粒数、干粒重分别比露地小麦增加16%,12.1%,6.9%。旱地小麦采用地膜覆盖能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使植株蒸腾速率增强,水分利用效率提高67.1%,小麦增产幅度为24.7%,具有显著的增产和节水效应 。
参考文献:
1、黄阿童 不同浇水次数对小麦生长影响的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i.Sci.Bul1.2011,17(15)
2、单长卷 冬小麦节水灌溉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1.2006,34(2):224-22
3、孟维伟;张永丽;兴华;石玉;于振文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旗叶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09,35(10):1884-1892
4、吕丽华;胡玉昆;雁鸣;王璞 灌水方式对不同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1):88—92
5、崔世明.于振文.王东.张永丽灌水时期和数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期刊论文]-麦类作物学报 2009(3)
6、刘定辉.庞良玉.陈尚洪.舒丽.张玉兰覆盖与底墒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学报 2010(3)
7、赵雪飞.王丽金.李瑞奇.李雁鸣不同灌水次数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期刊论文]-麦类作物学报 2009(6)
本科课程论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