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感动——1个好女儿,400个爹娘1.docVIP

我身边的感动——1个好女儿,400个爹娘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身边的感动——1个好女儿,400个爹娘1

我身边的感动——1个好女儿,400个爹娘 在我的家乡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出身孤苦,长大后,在一家乡镇敬老院一干就是29年,先后悉心照料了400多位孤寡老人;为了照顾老人,她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右眼。她就是贾秀兰,今年55岁,阳谷县寿张镇敬老院院长,入选2006年感动中国候选人。今年寒假我有幸随爸爸单位去寿张敬老院,看到了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农村妇女。虽早就对贾秀兰院长的事迹有所耳闻,而这次敬老院之行带给了我更大的震撼与感动,同时又搜集了解到她更多的感人事迹。 命比黄连还苦 贾秀兰8个月时就没有了父母,被人从贵州带到山东茌平,送给一位有神经病的女人抚养,养母带着贾秀兰改嫁了3次。贾秀兰从小到大,不知道挨了养父多少打,3岁就开始要饭,饿了就捧着碗怯生生地站在人家门口。14岁那年,贾秀兰被人骗到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被迫与一个大她17岁并有3个孩子的残疾人结婚。 后来贾秀兰进卫校学习,并自学了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1976年,她办起了阳谷县第一个村级卫生室,同时还代销食品罐头,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一两千元。1983年寿张镇成立敬老院,由于她是当时镇上唯一具有医护知识的人,于是就成了院长的第一人选。然而到敬老院工作,每个月工资只有40元钱,而且刚开始那里还是一片荒地坟场,连院墙都没有。自然家里人、邻居、同事都不让贾秀兰去,她也有些犹豫,镇领导多次上门,贾秀兰就先到敬老院看看。当时有22位老人,年纪大的90多岁了。看着老人们期待的眼神,想想自己孤苦无依的童年,贾秀兰哭了,她对老人们说:“我从小就没爹妈,你们又没有孩子陪伴,我们就组成一个家吧,让我来做你们的女儿!”当时,贾秀兰26岁。 “他们是爹娘,我是女儿” 新年快到了,贾秀兰院长嘱咐伙房买了肉馅和白面,打算和老人们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29年来的每一个春节,她都是在敬老院里和老人们一起度过的。 敬老院刚成立时建在旧车库里,9间破房子,满院是一人高的荒草,有40多个坟头。墙根都碱透了,遇到一次大雨,墙歪倒了一大片。贾秀兰拿出自己挣的1万元钱,吃住在敬老院,带领年轻些的院民修房子整院子。 为了解除老人们的寂寞,贾秀兰就常常陪他们聊天,看他们烦了,无聊了,她就给他们唱京剧、越剧。有时候老人们也会和贾秀兰一起帮伙房剥大葱。夏天,贾秀兰还带他们在后园子里种过菜。这些简单的劳动也是调节老人们单调生活的一种方式。贾秀兰的敬老院里前后共住过400多位孤寡老人,最高寿的一直活到了112岁。   贾秀兰很实在,她说:“干敬老院的工作,就得一直吃住在敬老院。老人们年纪都很大了,说有病就有病,不吃住在敬老院里,怎么照顾他们,不跟老人时刻在一起,根本干不了这个工作。” 失去,但无悔 由于白天黑夜都在敬老院里忙活,贾秀兰的工作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丈夫曾说:“你干你的敬老院活去吧,你给我滚出去,不要在我家里。”最严重的一次,当贾秀兰进了家门,丈夫一脚把她踢出去,大门外有棵树,她的头正好撞到那棵树上,头撞破了,流了很多血。1992年,没有时间顾家的贾秀兰迫于无奈与丈夫离婚。这以后,贾秀兰就一直住在敬老院里,一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被隔成两半,前半间用来办公,后半间用来睡觉。 “非典”时期,80岁的杨广照大爷发高烧三天不退。很多老人都以为杨大爷得了“非典”,拦着贾秀兰不让她进屋,但是她仍然在杨大爷的病床前守了三天三夜没合眼。看她这样,杨大爷心疼地说:“你走吧,别伺候我了。”但贾秀兰死活不走。到了第3天晚上,杨大爷的高烧退了下来,她才松了口气,就打了个瞌睡,但是头又重重地撞到杨大爷床前的桌脚上。贾秀兰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撞使她的右眼永远失明了。在贾秀兰的精心照顾下,杨大爷终于康复了。而她的右眼视力却逐渐变得模糊,并且经常疼痛难忍,为了不让孤寡老人们由于自己的离开而无人照料,贾秀兰一直坚持了40多天才到医院就诊。她跑遍了山东和北京的各大医院,诊断的结果都是因错过最佳治疗期,右眼失明。走出北京301医院,她在医院门外坐了半个小时,也在风里哭了半个小时,哭完了,还是回到敬老院,“老人离不了我,我也离不了老人啊!” 其实,早在1991年,另一个城市的一个干休所想邀请贾秀兰去工作。手续都办好了,临走前她却看到了一副令她吃惊的景象:十几个老人,有的背着被子,有的跪在她的门前。等她开了门后,他们说:“你要走了,我们来给你磕头。你要是走了,我们也活不成了。”当时贾秀兰心里特别难受,她脱口而出:“快起来吧,你们别这样,我不走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