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联教研活动专业引领发言稿
寻找语言训练点,学习特色表达
——小学语文联片教研活动专业引领发言稿
活动介绍:
本次活动是由县教研室发起,由镇中心校组织安排的一次镇级联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寻找语言训练点,学习特色表达”,所选文本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猫》。
教研背景:
1、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联片教研活动的发展,使其成为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小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提高教师集体备课意识,发挥团队合作效用,提升教师文本细读等备课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研究的能力。
3、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小学中年级语文课标精神,让课标指导课堂,发现中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语用教学等方面的教学秘妙,从而促进中年级小语课堂教学的发展。
文本简介:
《猫》这一课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作者是老舍先生。本单元的主题是: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单元要求:引导学生在读中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文本细读: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先生写的《猫》有很多独到之处。
1.细读“古怪”
何谓“古怪”,词典中解释:奇异,异常,奇怪,表示出乎意料,难以理解。“古怪”一词,明显的带有“贬义”的味道。但我们越读越发现,其实古怪的背后常常透露出与众不同、非同凡响、卓尔不群、独树一帜,就通篇来看,老舍先生眼中的古怪,其实更多的有“古灵精怪”的意味,这是一种“明贬实褒”的写法,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深藏期中。
2.细读“喜爱”
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自始至终融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于每一个字眼。但全文没有一处是直接抒发对猫的喜爱,却没有一处不体现老舍的喜爱,这才是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的高明之处。
3.细读“写法”
《猫》在写法上与其他作家有所不同,全文没有一处是描写猫的外貌,没有一处是描写猫的生活习性,通篇所写的是“猫的性格”。“性格”这个字眼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所以开篇第一句,已经渗透和蕴含了老舍先生的文本秘妙,这是一种隐性的“拟人”手法,将猫看作人,将猫写成人。
最为不同的是,老舍先生把猫性格的不同要素对立起来写,“老实、贪玩、尽职”为一组,“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为一组,“胆小、勇猛”为一组。在看似矛盾的性格中统一于一体,让读者感受猫的独特性格。
4.细读“结构”
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其实,一篇文章当中有整体和部分,一段文章中有,甚至一句话当中也有。全文的第一句话“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是前三个段落的中心句,第一段中“老实、贪玩、尽职”又分别是每一句话的中心句,第二段中的“温柔可亲”是前三句的中心句,“一声不出”又是后两句的中心句。同理,第三段的“怕、勇猛”又分别是两句话的中心句。在细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内容的整体与部分的处理,注重文本的整体性。无论怎样分析,最后都要统一起来,上升到最高层面,就是猫的古怪,然后去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那份喜爱之情。我想,只有通过文本细读,才能实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内涵和语文的魅力。
教学设计准备:
一、依据:
对于《小语课标修订版》,崔峦理事长在“小学语文十年改革反思讲座”中就有明确阐述。简言之,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应当以“字词句的训练”为主;中年级教学应当以“词句段的训练”为主;高年级教学应当以“句段篇的训练”为主。而后再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的详细阐述,我们在教学中便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较为完善的小语教学体系。
二、设计与思考:
结合文本细读、教研主题及课标精神,我在进行《猫》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主要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
1、识字写字教学(关注词):
崔峦理事长在第九届全国小语大赛开幕式上曾表示:“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就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落实课标提出的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中、高年级也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字理识字的认识与运用。
所谓“字理识字”,即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教学。
学习的最高境界当是“文化”,而非简单“应用”。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学习,当有“传承”、“应用”、“创造”三层含义。而汉字,以其独特、鲜明的“表意性”,可以引领学习者能透过汉字的音、形、义,出现“如诗如画”般丰富的内心视像,从而“知其音”、“感其行”、“悟其义”。为此,字理识字应当成为识字教学“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
那么,如何将字理识字更好地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呢?
方法一:通过图字对照,重现象形字的形象。
比如《猫》一课中提到的“蛇”的认识,我们均已“文字图——小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