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井游记》
教材分析:
本文是第六单元(文言文单元)的最后一篇游记,本文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可以说是游记的典范。本文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一、品味课文清新自然、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游览时欢愉的心情,熟读成诵,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三、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掌握比喻的运用。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前面三篇文言文的游记,能够独立阅读本文了;且也学习了一单元的现代文游记,能够按游记的特点来分析本文了。
教学设想:
因本文是本单元游记的最后一篇,至此可以总结本单元游记的题目的特点并与第一单元(游记)的题目相比较。本文描写了早春二月作者游览京郊满井的景色以及作者出游时喜悦的心情。本文教学可以采取让学生在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并解释课文、朗读课文;在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如(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等),主要也是让学生自主来学习分析课文。课堂教学力求“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生动、活泼、有效地学习。同时由于这是自读课文,作为写景小品,它精短饶有趣味,宜让学生反复涵咏,力争在课内熟读成诵,然后讨论仿写。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教平台、《满井游记》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并解释课文、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二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及作者介绍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25岁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检查预习
1. 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廿( ) 偕( ) 燕( )砾( ) 鹄( ) 靧( )
髻( ) 鬟( ) 鬣( )茗( ) 罍( ) 蹇( )
浃( ) 曝( ) 呷( )恶( )
2. 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 学生自读课文
四、自读欣赏
1.老师读课文后,请同学们充当天气播报员说一下北京郊区二月的天气状况如何(可以使用书上的词语),并通过天气及有关句子分析作者的心情如何?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郁闷心情。
2.接下来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没有?那么这样两种心情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心情变得欢喜、雀跃了
用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我们都课文时,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第一段就应该读得(深沉)一点,而第二段则应该读得(喜悦)一些,下面请男生齐读课文的第一段,女生齐读第二段,其中最后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全班齐读。
4.终于可以走进大自然了,作者“若脫笼之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对满井的全景描写,
5.接下来作者分别写出了满井的哪些景物?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愿意把哪里画下来,并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画面?
6.写完了这些景作者发出来这样的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在这句话里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课文最后一段思考问题)?
对自己这次冒寒出游表示肯定,并表明“余之游将自此始”
对“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道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7.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注意反问句“恶能无纪?”的读法及其作用。
五、回顾小结
名词作动词: 泉(泉水—用泉水)
茗(茶—煮茶)
蹇(驴—骑驴)
“之”字的用法:1、表修饰关系,可翻译为“的”
2、表限定关系,可翻译为“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1.2.1 三角形的内角导学案3(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2(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第4课时)导学案2(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第2课时)导学案2(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第1课时)导学案2(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3(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2.3《分式的加减》学案1(新版)冀教版.doc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导学案2(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知识点(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学案1(新版)浙教版.doc
-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9课《生物入侵者》说课稿(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新人教版).doc
-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20课《落日的幻觉》说课稿(新人教版).doc
- (秋)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集训: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课内精炼 课时达标).doc
- (秋)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集训: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课内精炼 课时达标).doc
- (秋)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集训:2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课内精炼 课时达标).doc
- (秋)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集训:6.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内精炼 课时达标).DOC
- (秋)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集训:241 测量(课内精炼 课时达标).doc
- (秋)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时集训: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课内精炼 课时达标).doc
最近下载
- 外教社新编日语(重排本)第2册 PPT课件 unit 8.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基础知识梳理.pdf VIP
- PLC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系统模拟.doc VIP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质检员岗位)培训考试【试卷B】.docx
- 工程经济学第4版于立君课后参考答案.docx VIP
- 《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初中心理健康 与压力共舞 课件 (共20张PPT).pptx VIP
- DG_TJ08-40-2010:地基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通桥(2021)5402-05客货共线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单孔 孔径:3.0m.pdf
- 古代汉语-自考00536.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