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社会一种崭新德育形态
网络社会一种崭新德育形态
摘 要:在网络社会文化背景下,德育实践出现了新形态。一方面当代青少年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网络文化对他们的浸染直接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是网络生活的依托,网络生活因文化而获得意义,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但目前网络文化存在生态危机,网络文化合理性缺失,存在泥沙俱下的情况,对青少年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网络文化背景下,如何深入发掘互联网的健康文化陶养价值,释放出育人的正能量,成为道德价值观传播的有效载体,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新问题。
关键词:网络社会;德育形态;网络德育;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1-0011-05
网络是20世纪末最大的发明,和19世纪末发明的电话一样,为人类的沟通与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一个网络社会,整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时报》甚至使用了这样的题目:“网络正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网络这个高科技创造出的时代宠儿,而不被它那超时空的数字化光环所迷惑。
一、网络社会:德育之幸,道德之虞?
面对网络社会,如何对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当代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不同的观察者得出不同的感受和观点,且借助网络社会四通八达的网路迅速传播,试图主导人们的判断。对这些论点进行科学的归类、梳理和甄别,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观察点之一:对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和恐惧性社会心理进行过度渲染。
持论者将网民称为网虫,认为在网络社会中人会丢失健康的身体,神态萎靡不振,导致生命样态萎缩。而网络则被描绘成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的慢性毒品。这种观察点下的另一种观点是把网络说成病毒繁衍的温床,强调有80%左右的网络用户遭受过通过因特网传播的病毒的侵袭和感染,而在这中间,又有约90%的用户在病毒传播过程中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电脑正被病毒侵袭,从而给人们带来莫名的恐惧和不安。
上网的游戏爱好者们,则被指破坏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他们把妻子扔在一边,却兴致勃勃地一头扎进那虚幻的数字化网络,踏上“求婚365日”之类游戏的漫漫征途。父母们抱怨,生活在纵横交错的电磁波的孩子们,从繁重的作业中踉踉跄跄地走出来就已经够累的了,但现在他们又开始上网了。甚至于,人类在泛滥的信息面前变得麻木和弱智了。网络交往中,人们往往对自己刻意进行包装,甚至用谎言来伪装。笔者就有一个身兼“网民”和“股民”的朋友,他在1999年6月下旬从网上得知“某某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地位将由某某著名实力公司取代”的消息,就用自己的资金(还动员自己的亲友一起)全部吃进该股票,结果活生生地被那个在网上玩假消息的庄家套在高位。随着网络信息的无限增加,人类已经在因特网这个开放的时空里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沉沦在这些有用和无用的信息之间,人类本身也就变得麻木、弱智了,到处传播着这样一些消极感受:“网络是一种冰冷的机器,就像电冰箱一样,不制冷不cool。而每次我上网的时候,就有这种‘酷’的感觉。”“网络犹如一个监狱长,把我放出来,又很快地把我关进去。”“网络是‘魔幻丸’,当我吃下它时,我仿佛想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实际上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观察点之二:对网络的描绘正面、乐观但流于一般性倡导,缺乏具体生动性。
典型的描绘如:随着近两千家不良网站被关闭,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取得了预期成果,网络文化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但解决网络低俗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根本之道在于重塑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网络文化建设,因为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网络媒体将进入价值重估时代,重塑网络价值观,以先进文化占领互联网宣传阵地,建设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生态环境,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新闻网站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有必要引入社会责任理念、重塑新闻价值观,提升公信力与影响力,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共空间,使之成为抵制网络低俗文化、建设网络先进文化、引领网络媒体发展方向的中流砥柱。
针对新闻网站的描绘似乎更为突出。论者认为,新闻网站作为网络媒体的重要力量,与我国主流媒体一样,其性质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是人民大众的舆论平台,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新闻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等诸多责任,因此也是我国新闻宣传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肩负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一系列网络引发的公共事件表明,网络不但是信息传播的工具,也是一种价值观。作为媒体的新闻网站本身也起着把关人的作用。新闻网站拥有并传播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如果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就会被低俗文化、被西方文化价值观取而代之。任凭网络低俗之风泛滥成灾,长此以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镇江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中核新能源人员行为安全“红黄线”管理办法(试行)培训考试试卷.docx
- 福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平时作业答案.docx VIP
- DB63T 662-2023高寒草地施肥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pptx VIP
- 平行线专项证明题.doc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整理和复习.pptx VIP
- 2024年外泌体市场需求分析.pdf VIP
- 防城港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提问题、补条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