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效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路径
艺术效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路径
摘要:在各种社会思潮涌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将党、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的脑海里、心灵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询的重要课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找到了一条将艺术形式、艺术作品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由此产生的艺术效应,增强了课程教学的感染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艺术效应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005—03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犹如展开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我们用歌声颂扬、用诗篇咏叹中国共产党90多年艰难而辉煌的奋斗历程。通过了解国情国史,使学生在情感共鸣、心灵净化中深刻领悟中国人民和历史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一、历史教育与艺术教育
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晓之以理”的育人,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动之以情”的育人,但二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根本的目的都在于人的心灵的塑造。将艺术形式和艺术元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入大学生的脑海里、心灵里,并最终外化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行为的新路径。
艺术产生、发展、繁荣最深刻的根源,在于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艺术以其优美的旋律、优雅的语言、斑斓的色彩、广泛的题材,既有对历史的追忆、时代的歌颂、理想的抒发,又蕴涵爱情、思乡、友谊、人生等人之常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艺术教育通过情感与心灵的体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既是人们以审美的方式了解和掌握世界的手段与成果,又是人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形式,也是振奋民族精神、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引领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重要途径。在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了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它们以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感召力,激励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去创造新的历史,同时自身也成为历史财富的一部分。这些艺术作品热情讴歌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英勇气概,深情描绘人民浴血奋战的神圣业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赞美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唱响马克思主义颂、社会主义颂、中国共产党颂、改革开放颂。
二、历史教学的艺术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教学内容神圣又博大、深刻又平凡、抽象又生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厚重感,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理想和信念的追崇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尊严感,集体主义的荣誉感,道德行为的美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一切都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在教学中充分提炼教材艺术因素,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将音乐、绘画、影视、文学艺术适当地贯穿融会于教学中,从而达到以美启德、以情化德、以氛围固德的效果,增加教学的可信性和生动性。
(一)历史的画卷——影视、图片艺术的运用
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程以不屈的精神和向上的情操点燃了历史的岁月,生动展现了丧权辱国与民族独立、封闭与开放、保守与革命、前进与挫折、落后与辉煌的历史画卷。在教学中讲“开篇的话”时,精心挑选了历史上重要的仁人志士和经典的历史事件,以此浓缩中国近现代17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再配以精练的文字、悦耳的声音、精美的图片、精彩的讲解,在美的氛围中展开恢弘的历史篇章。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教学设施多媒体的音像和视频展示的各种情景,如祖国大好河山、革命战争场景、经典的红色歌曲、英雄人物、楷模榜样、国家建设成就……这些展示都能使学生精力充沛、心旷神怡。
(二)岁月如歌——音乐艺术的运用
歌咏言。战争是残酷、毁灭和死亡;音乐体现出的是温暖、希望和美好,可以说是冷和暖、黑暗和光明的对立,而人类战争史上却有将音乐和战争结合出奇制胜的典范。大型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是根据公元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决战为背景写的,当时有谋有勇的刘邦不以战事论战事,以事物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夜施小计,令张良吹箫,士兵唱楚歌,瓦解敌军之心,涣散其斗志,结果以绝对优势大败骄傲而又优柔寡断的项羽。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有位叫崔廷伯的将军,行军打仗时总把一名善于吹奏豪壮的《壮士歌》的艺人带在身边,让他用激昂的军旅歌曲激励战士们的斗志,常常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革命战争年代一首好的革命歌曲或乐曲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就是刺向敌人的匕首,就是激励人们斗志的号角。在教学中,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运用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和《国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侵略者的痛恨以及高昂的革命斗志,激发了学生满腔的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