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斋志异》人物癖嗜及其审美观照
《聊斋志异》人物癖嗜及其审美观照
摘要:《聊斋志异》是一部志怪小说。“怪”不仅指的是神魔鬼怪、花妖狐媚,还有被研究者忽略的小说人物的各种“癖嗜”。《聊斋志异》里写了不少酒癖、赌癖、琴癖、弈癖、书痴、花痴等“痴人”、“癖事”,表现了人物对某事物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无论是人物的丑陋之癖还是逸雅之癖,其特异的表现持续不断地冲击着读者的视觉神经与心理底线,使人产生不同的美感享受。
关键词:聊斋志异;癖嗜;美;丑;怪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的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除了人们反复论及的“谈狐说鬼”之外,还有大家未曾关注到的一种“怪”,就是书中人物的癖嗜。当一种嗜好发展成癖时,在正常人看来就是一种异样的行为,也就是“怪”。癖嗜的种类有很多,每一种成为癖的寄托物,如酒、赌、琴、棋、书、花等都有其成为癖的理由及其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一种“怪”是《聊斋》人物形象研究中所不容忽视的,值得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一、“癖嗜”及“嗜怪”的蒲松龄
癖是病,嗜是习。从字形上看,带“疒”的“癖”字跟“病”有联系。南朝梁代顾野王《玉篇》开始收录“癖”字,并作了第一次解释:“癖,食不消,留肚中也。”宋代陈彭年的《广韵》沿袭这种说法:“癖,腹病。”辽释行均《龙龛手鉴》则简略为:“癖,病。”到明代梅膺祚《字汇》,对“癖”的解释已变为:“癖,嗜好之病。”以上表明,“癖”的表现是病态的。
再看《辞海》对“癖”的解释。除了是“饮水不消之病”外,“癖”又是“积久成习的嗜好”。那么“嗜好”是什么意思呢?据《辞海》,“嗜好”就是“特殊的爱好”。于是“癖”又跟人的独特喜好有关系,即是说,人的某种不同于旁人的特殊的喜好积久成习,便成为“癖”。
可见,“癖嗜”是因主体对某事物的独特喜好得到不断的复现而逐渐形成的,如酒癖、弈癖等。蒲松龄《棋鬼》:“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黄景仁《灵壁磬石歌》:“文人癖嗜更多有,宝贵奚啻同天琛。”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吾萦怀有素,癖嗜良殷,……”可见癖嗜跟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作家吴组缃《谈癖》云:“何谓癖?严格的定义倒似乎不容易下。通常大约是指某些不正常、没道理的习性而言。其形成,想多起于积习,慢慢发展成心理甚至生理的病态。”所谓“不正常、没道理的习性”,其实指的就是比较特殊异样的生活习惯。癖形成于人类活动之中,但是人不是生来就有癖的,而是某种嗜好在生活中日积月累形成习惯。即使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细小的动作有意无意地反复出现,也会变成癖,如咬指甲癖、嗜痂癖等。总的来说,癖嗜表现为人从某种客体对象中获得愉悦之后,对其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依赖情绪,一直达到一种偏执、极致的程度,是每个人在生活上不可避免的一种习惯性的、病态的心理现象。癖嗜就是“非如此不可”的行为。癖嗜的客体对象大多是物,也可以是人或事。
白居易《山中独吟》诗曰:“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万源皆已消,此病独未去。”认为人皆有癖,并承认自己嗜章句成癖。“人各有一癖”指出了癖的普遍性。有些人不只有一种癖好,如明代的祁止祥。《祁止祥癖》中记载:“祁止祥有书画癖,有蹴鞠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今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人的癖嗜也更加多样起来,如上网癖、手机癖等,可见癖嗜不仅具有多样性,还有时代性。
癖嗜还具有特殊性。孙奕《履斋示儿编》云:“性癖之不同,如人面焉。”(卷之十七)癖嗜就像人的面孔,各不相同,这是癖的多样性。甚至即使大家癖嗜的对象一样,但其偏好也往往不尽相同。如嗜石癖,《石清虚》中邢云飞好收藏佳石,《龅石》中有人爱吃石头。
《聊斋》收录了各种怪异的故事或者事件,意味着蒲松龄也有“嗜怪”的癖好。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卷十)就说:“山左蒲留仙,好奇成癖,撰《聊斋志异》,后人棘闱,狐鬼群集,挥之不去,竟莫能得一第。”清邹驶《三借庐笔谈》对他创作时的“癖相”做了记录: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
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蒲松龄用二十多年时间完成《聊斋》,虽然屡试不第,却没有放弃此书的写作,坚持每天早晨就守在大道旁,与路人攀谈奇人怪事,竞不顾及行人的感受。这种异常状态其实是他“嗜怪”到极致的一种表现。杨万里《宜雪轩记》称,有癖之人“若病膏盲,若嗜土炭,未易瘳也”。这正像是蒲松龄的真实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大学测控电路试卷.doc VIP
- 西 藏图考 清 黄沛翘(国立中央图书馆典藏).pdf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提前终止协议书8篇.docx VIP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快递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
- 材料概论-第二章课件.pptx VIP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FANUC)配套课件.ppt
- 第一单元 快乐的课堂 1~5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基础卷)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A3).pdf
- 2025广西公需答案01.pdf
- (高清版)DBJ50∕T-396-2021 山地城市地下工程防渗堵漏技术标准.pdf VIP
- Q TZW 22-2016_烧烤工具 企业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