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麻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麻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通过对麻黄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总结,检索近十年来自CNKI,维普,万方,Springer等数据库中关于麻黄药理作用研究和麻黄含量测定方法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麻黄的药理作用,并根据其主要有效成分,系统的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以上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且有一定的专属性,可以作为常用的麻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麻黄的药理作用和检验麻黄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麻黄;麻黄碱;含量测定;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c)-0038-03   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e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产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内蒙等地。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麻黄含有生物碱类、黄酮及鞣质类、挥发油类、糖类、有机酸类以及其它类化合物等成分,其中主要以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为主。近年来对于麻黄的药理作用以及应用研究工作十分活跃,本文就其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以及含量测定进行分类综述。   1 药理作用   麻黄具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因此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已有报道的麻黄具有发汗、解热、利尿、镇咳、平喘、抗过敏、升压、抗病毒、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及中枢神经兴奋等作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的研究,如今发掘出麻黄更多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如下几项。   1.1 对心血管的影响   Persky等[1]通过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来描述,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麻黄碱对心血管有影响。   1.2 抗凝血作用   邱丽颖等[2]认为麻黄果多糖成分可以通过内外源凝血两条途径影响血液凝固过程,从麻黄果中提取的多糖成分使体外凝血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一些。   1.3 对抗急性血瘀症形成的作用   陈文梅等[3]通过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外加冰浴刺激,制造出寒凝气滞的急性血淤模型,再用麻黄水煎液灌胃??以模型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及血液流变性为指标,观察麻黄水煎液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麻黄能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明显延长其血液黏度,对抗急性血瘀症的形成。   1.4 促进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的作用   蒋明[4]通过研究正常大鼠附睾处脂肪细胞,分别观察麻黄对14C标记的葡萄糖转化的脂肪合成及(NE)促进的脂肪分解的作用,发现麻黄可促进由葡萄糖转化的脂肪合成,同时可抑制由去甲肾上腺素(NE)促进的脂肪分解作用,并发现基质溶解的pH值与此作用有关。得出麻黄具有促进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的作用。   1.5 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   王国柱[5]研究了大鼠口服麻黄干浸膏及其单宁成分,观察其对实验性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同期投药既诱发后投药,麻黄干浸膏能使肾衰大鼠血中尿素氮下降37%,血钙升高28%,肌酐下降35%,甲基胍下降76%,血磷下降39%,尿中甲基胍排泄,胍基琥珀酸下降83%,平均降低49%~65%,由此说明麻黄干浸膏通过抑制了肌酐和羟自由基(-OH)的产生,从而使甲基胍的产生量减少,明显改善了慢性肾衰大鼠的肾功能,纠正高磷低钙血症。相反麻黄的单宁成分Fraction3和Fraction2则无此作用。   1.6 清除氧自由基   麻黄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张连茹等[6]采用热水提取法,从麻黄中提取到水溶性多糖,通过处理得到较纯的麻黄多糖样品,后采用邻苯二酚氧化法,结果得出麻黄多糖可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结论。   1.7 影响细胞免疫   陈荣民等[7]研究麻黄的不同提取物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观察接触性超敏反应、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胸腺和脾脏的脏器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所分离出的麻黄-9905能减轻二硝基氯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使胸腺萎缩,调整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血液中CD4/CD8的失调,从而得出麻黄-9905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的结论。其作用机制是一方面可能与调整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的比例有关,另一方面使胸腺萎缩,导致T淋巴细胞的形成减少。   2 含量测定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由于分离效果高、定量准确而在中药分析研究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葛斌等[8]使用C18色谱柱,乙腈-0.2%磷酸(4∶9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测定麻黄药材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该法稳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