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才将军潘振武和他九朵金花
多才将军潘振武和他九朵金花
潘振武将军(1908年4月26日~1988年9月22日)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开国将军。这位经历过北伐、秋收暴动、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将军,不仅战功赫赫,而且还文武兼备,他有着宣传、政治、后勤等多项工作经历。潘振武将军的多才多艺全军闻名,而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将军的九个女儿,被称为多才多艺的“九朵金花”。
文宣骨干
潘振武是湖南常德县人,原名潘人安,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聪敏好学,读了5年私塾后,13岁考入全县第一流的高等小学堂。1926年春,湘军内乱爆发,百姓饱受战乱之苦,18岁的潘振武血气方刚,独自一人跑到北伐军招兵处,报名从军。但因为他年龄小、个头矮,只能在团部当了一名传令兵,这与他心目中“打倒军阀”的理想相距甚远。暗地里,潘振武准备另投门庭。不久,常德成立了农民协会,潘振武回到老家,经选举当选为区农协宣传委员,负责发动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失败后,反动势力发出通缉令,悬赏五百银圆缉拿潘振武。潘振武不得不远走他乡,他改名为“潘振武”,取投身武装重振革命之意。潘振武参加红军后时,根据地有一个在战士中间享誉盛名的文艺宣传队,宣传队通过讲故事、唱小调等形式,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潘振武的活泼天性被激发出来,报名参加了文艺宣传队,并很快成为文娱积极分子。
1933年春天,潘振武所在的红一军团文艺宣传队正式更名为“战士剧社”,虽然剧社还属于业余性质,但在红一军团的文化宣传史上却是一个里程碑。那年,第四次反“围剿”刚刚取得胜利,中央红军已发展到10万人,8月1日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为此,红一方面军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战士剧社独领风骚,他们演出的由聂荣臻亲自编写、罗瑞卿担任导演的四幕话剧《南昌暴动》,广受欢迎。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此时已担任红一军团直属队俱乐部主任的潘振武率领战士剧社,担负长征途中的宣传鼓动任务。在敌军围追堵截的恶劣环境中,红军伤亡很大。潘振武把宣传队员们组织起来,临时编写根据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改编的小节目,鼓舞士气。1935年8月,红一方面军和红星纵队踏上了艰难的长征征程。为了保证不断增加的伤病员能够吃到食物,安全归队,部队首长决定成立收容队,任命潘振武担任队长。那时,因为缺粮少药,每天都有伤病员死亡,潘振武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带领其他同志继续前行。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跋涉,潘振武他们行程二百公里,终于把伤病员们全部带出草地,追上了主力部队。
有一天,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罗荣桓找到潘振武说:“根据形势发展,决定调你到政治部,担任文化娱乐科科长。长征途中,宣传鼓动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过草地你们又收容了那么多伤员,功劳不小。你们一定要把战士剧社的旗帜重新打起来,要把宣传工作搞好!”潘振武说:“我又没有冲锋陷阵,功劳谈不上,只有一点苦劳。请首长放心,我会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1936年元旦是红军到达陕北后迎来的第一个新年,有关方面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军民联欢会。时任师政治部俱乐部主任的潘振武,和大家一起选了两首歌颂长征的歌曲《长征胜利歌》和《长征小调》,让战士剧社的队员们演唱,受到首长和战士们的欢迎。
喜结佳缘
从18岁开始组织农民协会,十几年来潘振武的生活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直到回延安,才安定下来。这时他也已经三十多岁,到了成家的年龄。经人介绍,潘振武认识了端庄秀丽的延安女子大学学员冯光晋。
冯光晋是山西孝义市人,1938年开始在村里做抗日工作。当时,县里有一个抗日民族革命大学,冯光晋从那里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领导的县抗日政府剧团。不久,她听说延安有个女子大学,就主动要求参加。当年潘振武相貌英俊,仪表堂堂,但他毕竟比冯光晋大了12岁,这一点起初让冯光晋有些犹豫。但潘振武认准了冯光晋,因而发动强劲“攻势”,时不时地就写信给冯光晋,希望尽快赢得她的芳心。但冯光晋却不表态。潘振武毫不气馁,他认定这个漂亮又有些倔强的女子就是他寻觅已久的革命伴侣。每逢休息日,不管刮风下雨,潘振武都会步行到和平医院,看望在那里当护士的冯光晋。精诚所至,1942年中秋节,经在总政组织部工作的胡耀邦批准,潘振武与冯光晋终于走到了一起。
后来,潘振武所在的部队到达了承德,在此驻扎的冀热辽军区政委罗瑞卿接见了潘振武。作为老领导,他很了解潘振武的为人和才干。当时军区缺乏干部,罗瑞卿和军区司令程子华商量,决定让潘振武留在军区,担任敌军工作部部长兼秘书长,负责国民党军队的统战和策反任务。1949年,潘振武又被任命为四野后勤部副政委,驻防武汉。
家有九凤
新中国成立后,潘振武担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9月,潘振武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3月,潘振武调到广州军区后勤部任政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