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威海卫曾经香港警察来源地
威海卫曾经香港警察来源地
香港警察,是一支颇具战斗力的纪律部队,因各种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早已大名鼎鼎,妇孺皆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警察的来源地竟然是千里之外的威海卫。现任香港特首梁振英作为“励志典型”,从一个警察后代成长为政界名人的奋斗历程,曾令无数人为之折服与赞叹,而他的祖籍恰恰就是威海卫,他的父亲就是从威海卫走出来的香港警察。直到今天,香港警察中,原籍威海卫的警察二代甚至三代比比皆是。一部香港警察史,威海卫人书就了举足轻重的篇章。
威海卫警察是殖民政策调整的产物
香港岛是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让的,九龙司是1860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让的,而新界则是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行租借的,这陆续沦陷的三个地区,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香港殖民地。新界沦陷的同???,《订租威海卫专条》签订,英国强租了与新界遥遥相望、位于中国北方的战略要地威海卫。
威海卫沦为殖民地,不像新界租期明确为99年,而是租期不确定,只是含糊其辞地与俄国租借旅顺相攀比,“英国租借威海卫的年限,与帝俄驻守旅顺之期相同”,这直接导致了统治策略的迥异——在1898年至1930年32年的殖民时代,英国对威海卫一直奉行“低成本”的治理政策。出于“低成本”考虑,英国在威海卫驻军很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采取“以华制华”方针,招募当地人,组成雇佣军,即所谓的“中国军团”(亦称“华勇营”)。“中国军团”于1899年正式成立,由英国军官统率,一色的英式装备,一律的英式训练,具备了相当的战斗力,不仅在当地起到了维护治安的作用,而且能承担更多的作战任务,比如1900年参加了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和天津的战役。但当战事结束,和平降临,雇佣军的作用就显现不出来了。八国联军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当局对继续出资豢养这支特殊的武装感到力不从心了,为节省越来越捉襟见肘的军费开支,于1906年将其裁撤。
裁撤以后的“中国军团”官兵,一部分留在当地,充实进警察队伍之中,当上了维持地方治安的警察,另一部分则漂洋过海,前往英国统治下的南非和香港谋生。本来就是山东大汉,身材比较魁梧,再加上会个三拳两脚,而且还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经受过战争考验、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这些人在新的环境中,往往重操旧业,当上了驾轻就熟的警察,一时间,但凡英国治下的这几个殖民地,警察之中不乏威海卫人的身影。
香港警察,是1844年根据英国驻香港总督府第122号法令正式组建的,是世界上成立较早、较为现代化的警察队伍之一。组建伊始,港英当局对华人很不放心,宁愿高价从英国本土、印度、马六甲和马来亚等地招募外籍警察,也不愿意就地招募华警。后来,随着香港地盘不断扩大,社会经济日益繁荣,治安形势趋向严峻,仅仅依靠这些不熟悉当地语言和民情的外籍警察,难以承担警务重任,这才不得不招聘一定数量的华人警察。但在整个香港警队序列中,等级森严,地位悬殊,英警最高,印警次之,华警最低。
这种局面得到改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一次大战的折腾,英国国力大不如前,其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尤以印度为甚。1919年印度阿姆利则惨案发生,英军在印度的暴行激怒了印度民众,在香港的印警也人心不稳,反英情绪愈益强烈。港英当局对印警的忠诚度产生怀疑,此消彼长,华警由此实力大增,人数急剧膨胀。据英国学者迈尔文所撰《香港警队的本地化演变过程》一文记载:截至1922年,“陆上华警达595人,占警队总人数的48%,其比例达到历史最高值。”这些华警,一般都是与香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广东人,有着语言、人脉等方面的先天优势,但也有与当地民众利益攸关的隐患,一旦当地民心不稳,极易受到影响,这一直是港英当局的一块须臾不能放下的心病。
真正让港英当局痛下决心解决警队忠诚度问题的,是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那一场罢工,香港民众踊跃支持,香港整个城市几乎为之瘫痪,本来应该介入控制事态发展的香港警队置之度外,袖手旁观,这令港英当局极为恼火。迈尔文在文章中写道:“港英当局认为许多劳工是被逼进行罢工的,但华人警察和侦探同情罢工人员,因此未能搜获关于恐吓事件方面的任何信息,结果,53名华人警察受到惩罚、降职或开除的处分。”
在这种情况下,招募忠诚度更高、战斗力更强的华人警察,就成了港英当局不得不考虑的头等大事。在八国联军战争中崭露头角的威海卫“中国军团”,在英国人心目中一直印象深刻。这支雇佣军,较之其他中国人的武装,更加忠勇可靠,更加遵守军纪,堪当重任,弃之可惜,不如将其裁撤复员之人员引进香港,补充华警力量严重不足的香港警队,提升其应对危机的能力。于是,大规模、成建制地组建以威海卫籍人员为主的警队,便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香港警队中的威海卫籍警察呼之欲出了。
威海卫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