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沁园春长沙
第1课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单掌握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体会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朗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诗歌的吟诵、分析讲解;仔细探讨品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以伟人为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
【教学重点】 融入课文情景,体味诗歌所描绘的秋景,并有激情的朗读词作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意象的角度来把握词作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教学方法】 点拨法、语言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初中已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大家还记得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从中,我们感受到毛主席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一起来看看主席笔下的长沙。
二、讲授新课
(一)听配乐诗朗诵
同学们先听一遍《沁园春·长沙》的配乐诗朗诵
(二)背景介绍
1925年,国内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则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这年深秋,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可不讲)
(三)学生朗读
听完了录音,同学们集体朗诵一下这首诗歌的上阙,注意体味诗歌的所描写的景物。
(四)正文讲解
1、刚才同学们集体朗诵了这首词,大家先看到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开头三句点明了什么?
对,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作者独立寒秋(板书“立”),点名了时间是寒秋(板书),寒秋就是深秋的意思,地点就是我们熟悉的长沙橘子洲头(板书)。当时是怎么一个环境呢?我们可以想象,是一个深秋时节,诗人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看着日夜向北奔流的湘江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独立寒秋图(板书)。
转折: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万物凋零、令人悲伤的季节,在这样一个深秋季节,毛泽东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他看到了什么呢?是否也是万物萧条的悲凉景色呢?同学们接下来朗读一下接下来的七句。
2、同学们,这七句的核心字什么呢?
对,是看字(板书),作者看到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板书)一个“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迭迭,“染”字则是写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般。作者站在橘子洲头远望,看到的是一座座山,一层层树,将秋天渲染的色彩斑斓。
(2)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板书)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近处的江面上,千舟竟发,静中有动,生气勃勃。
(3)仰观:坐着抬起了头,看到了什么呢?是“鹰击长空”(板书),看到的是雄鹰在天空中飞翔。作者为什么用“击”而不用“飞”呢?因为,“击”更有动感,能够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精当地写出了鸟不扇动翅膀盘旋回飞的状态。
(4)俯瞰:接下来,作者低下头俯瞰,他看到了“鱼翔浅底”,(板书)鱼儿在清澈的水里自由的游来游去。这里为什么用“翔”而不用“游”?因为,这样更能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5)“万类霜天竞自由”,意思是万物都在秋天中竞相自由的活着,并且,它使诗歌由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子拓展到了世间万物。是对之前的六句诗歌的概括,也是对之前六句的延伸和拓展。寒秋严霜下,万物不是凋零,而是蓬勃活跃、奋发自强。
总结:“看”字总领的这七句话,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辽阔万里、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画。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即景动静、远近结合,对照鲜明,生机蓬勃。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七句诗歌,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诗人眼中景,打上了诗人鲜明的情感烙印,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不是“秋风秋雨愁煞人”,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喜人的场面,诗人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3、上阕的最后后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板书)
(1)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盛衰的真正主人呢?言下之意就是诗人他渴望去主宰这个世界的沉浮,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2)之前的内容是即景,后三句是抒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含程序文件 ).doc VIP
- 82页精益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三年规划建设方案PPT.pptx VIP
- 高级建筑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各省市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2届广州市高三12月调研考(零模)语文试题.doc VIP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5部分:风电场.pdf VIP
- 2024年中级通信工程师传输与接入(有线)知识点.pdf
- 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pdf VIP
- GB50652-20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docx VIP
-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2025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