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趣味性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1]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动力就越大,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有趣生动的语文课堂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因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老师应设法采用趣味性的教学艺术,塑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构建趣味生动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堂提问也能成为增加语文课堂趣味性的源头活水,常见方法如下:
一、故事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而大凡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新异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如果能采用故事性强的材料做引子来提问,学生定会饶有兴趣。例如:有位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散文《绿》时,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个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大批鸡蛋到非洲去卖。到了非洲,男的先去卖蛋,一连三天也卖不出去。于是他的夫人接过篮子到街上卖,不多时蛋就卖完了。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引起学生的诸多猜想,但多不得要领。老师便揭出谜底: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中便显得小,他的夫人人小手小,同样一个鸡蛋在她手中就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买。这就体现了衬托的道理。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接着说:“文学家经过对生活现象的长期观察、体验,有时也会有意识地将这种衬托手法运用于文学写作,同学们看看《绿》这篇文章,作者在哪些地方使用了这种衬托手法?”
老师采用这一故事性强的材料做引子来提问,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而且能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2]这是因为浓厚的兴趣会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
二、悬念激趣
悬念激趣,是指教师欲擒故纵,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处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期待状态,以激起思维浪花,并产生强烈求知欲望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方式。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一课时,她的提问是:“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提问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胃口吊起来了,学生在“急盼”、“渴求”的心理驱使下,积极思考,从而为整堂课的主动学习埋下了伏笔。悬念式提问,容易捕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心理,因此,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比较激趣
比较激趣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对比、反比或类比等方法设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直至解决问题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方式。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水》一课时,抓住母亲的话“你们真是饿坏了”中的一个用得有悖常理的“饿”字,引导学生比较:在这里,为什么不说“渴”而要说“饿”?一石激浪,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把“渴”说成“饿”,那是因为大家都有过渴水的感觉,但没有过饿水的感觉,只有在缺水的地方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那种渴是不同寻常的,成了饿。不同寻常的感觉就该用不同寻常的字眼来形容,一个“饿”字用得精妙,较之“渴”字,更写出了水的珍贵、重要。
比较激趣的前提是必须找一个或多个参照物,造成“反差效应”。这种“反差效应”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比较形成的“反差”后,产生“顿悟感”,从而提高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曲问激趣
为人贵直为文贵曲。语文教学也要避免直来直往地讲析与灌输,要让学生“跳一跳”后摘到树上的果子。就课堂提问而言,就是要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例如,钱梦龙先生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课件.ppt VIP
- 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课件.pptx VIP
- 前交叉韧带损伤学习课件.pptx VIP
- GeForce GTX 1070Ti显卡电路图纸参考 PG411 Rev A00.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北京(主编杨力)(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进阶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一汽-奔腾B50-产品使用说明书-奔腾B50 2014款1.6MT伙伴-CA7165MT4-B50伙伴用户手册.pdf VIP
- 八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压轴题突破专项(苏科版)06平行四边形(五大题型,45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 角膜地形图与圆锥角膜.ppt VIP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