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 文从字顺》 教案
写作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完善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嗦,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这次训练的侧重点是: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
三、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1、“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文从字顺”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意思?
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文从字顺是指语言表达符合写作内容的需要,表意准确,阅读起来通顺流畅。
“文从字顺”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用词恰当、妥帖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感;
二是语句通顺畅达、有条不紊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无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2、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
首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它包括语言的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等。这种“感觉”的形成,一是要平时“多读”,对一些优秀的文章能熟读成诵;二是要“多听”,强化读的效果;三是要丰富自己的词汇,掌握词语的含义,且懂一点语法。
其次,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作文写完后,反复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去检验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然后分析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避免产生歧义,语言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并进行修改,使文章词句运用准确、连贯、得体。
此外,还要注意标点的规范运用,使行款格式正确。
教师赠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贾岛《题诗后》中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
这些作家的经历充分证明修改文章是写作获得成功的必然环节,文章只有越改才会越好。希望同学们课后抱定的信念,把文章修改好。
四、文从字顺举例:
第一:准确
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电影《风雨下钟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谈判破裂以后,传来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张治中低头叹道:“这是天意如此!”周恩来立即予以严肃的更正:“不,是民意如此!”----周恩来对张治中的话,仅更换一个字,就把国民党败亡的原因科学、准确地揭示了出来。
要做到用语准确,应注意的是:
避免产生歧义。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词语,以消除“歧义”。
比如“大方”一词,有时表示“花钱不吝惜”,有时表示“看上去很耐看”。如果光用“大方”一词来形容对 方,便有产生“歧义”的可能。这时,我们可以将前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慷慨”一词,组成“慷慨大方”一语;将后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美观”一词。组成“美观大方”一语。这时,“歧义”便消除了。
歧义举例:
①王亮从电话中得知,开刀的是他父亲。
——父亲生病被开刀,还是父亲是医师给病人开刀?
②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
——是15天以内还是某月15号之前?
③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是老张做衣服的手艺好,还是他身上的衣服做得好?
④小华和小李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约他明天到家里来写作业。
——谁约谁?
第二:连贯
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文章要连贯,应做到: 1、人称清楚。2、立足点清楚。3、内容上要衔接。
①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对我很关心,但是要求很严格。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5分,妈妈就很耐心地给我讲错在哪里,她讲得非常细致,我听得明明白白。妈妈把家里的活全承担下来了,让我一丝不苟地进入学习,所以我的学习里面是有妈妈的心血在里面的。
这段文字有什么问题?
仔细阅读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段文字的问题。
首先表述不清。第一句“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给读者的感觉是:下面是围绕“妈妈怎样勤劳”来写的,但下一句转向了“她对我很关心”,前后不连贯。
二、三句间没有转折关系,不应要“但是”。
数学考了95分,这个成绩很好,应该表扬嘛,怎么又去“讲错在哪里”呢??
“一丝不苟”是说学习认真,一点也不马虎,这和妈妈承担家务活没有必然的联系,作者把两层意思糅合到一起了。
最后一句“所以我的学习里面是有妈妈的心血在里面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构筑物消防试题库.doc
- 讲解-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九下《课外古诗词背诵》76页.ppt
- 活动区游戏环境创设和《指南》中目标实现.pptx
- 教师礼仪教学课件.ppt
- 九年级Unit9定语从句课件【108页】.pptx
- 课件-渗透调节和排泄.ppt
- 精益生产之消除浪费-好.pptx
- 猎头--全流程管理.pptx
- 课件-园艺植物生物学.ppt
- 模具设计标准--汽车-比亚迪.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