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的预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脏性猝死的预警课件

Torsades de Pointes 短QT综合征 定义: 短QT综合征(SQTS)是指心电图上QT间期短于正常范围(一般<300ms),患者可发生房颤或室颤,产生头晕、晕厥,甚至猝死的一组综合征 短QT综合征 分类: 1、特发性短QT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 2、继发性短QT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心脏离子通道病,由后天病因所致的一过性QT间期现象 短QT综合征的机制 继发性短QT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1992年Brugada两兄弟首先报道了8例罕见的反复晕厥与心原性猝死的病例。均无明显的心脏结构病变,心电图V1~V3导联类似于右束支阻滞(RBBB)ST段抬高,反复晕厥猝死的原因是室颤。1994年Yan等认为其类似RBBB其实是增强的J波。 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分型(ESC2002) 1型 2型 3型 J点抬高 >2mm >2mm >2mm T波 负向 正向或双向 正向 ST-T形态 穹隆型 马鞍型 低马鞍型 (下斜型) ST段终 逐渐下降 抬高≥1mm 抬<1mm 末部分 ECG change in Brugada RV conduction delay or block morphology V1 Unusual ST elevation segments in V1-V3 /content/1/1/35/figure/F1 /wiki/Brugada_Syndrome Brugada综合征 J波与J波综合征 J波:是心电图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的圆顶状或尖峰状电位,又称驼峰波、尖峰波、低温波、晚期δ波,因1953年由Osborn首先描述又称Osborn波。 特发性J波:未发现心脏病也非低温、高钙及神经源性病变而出现的异常J波。常伴有反复发作的原因不明的VT/VF,甚至猝死。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J波综合征:伴有反复发作的原因不明的VT/VF,甚至猝死 J波:是心电图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的圆顶状或尖峰状电位,又称驼峰波、尖峰波、低温波、晚期δ波,因1953年由Osborn首先描述又称Osborn波。 J波发生机制 1994年严干新作犬的试验,获得了心电图J波细胞学基础的直接证据 J波发生机制 其离子流基础都是Ito,只不过其产生的部位不同。 Brugada综合征---右心室 早期复极综合征---左心室 特发性室颤---左心室下壁 由于有共同的离子流基础,这些临床综合症对药物、心率、神经调节的反应基本一致。 早复极与早复极综合征 1946年由Littman D首先提出 早复极的心电图:连续2个导联J点抬高≥0.1mv和(或)R波降支切迹或粗钝,主要在下壁和侧壁导联(Ⅰ、avL、V4-V6):人群发生率2%-9% 早复极综合征:伴有VT/VF的早复极。95%以上的早复极是良性的,极少数早复极与VT/VF密切相关 Littmam D.Am Heart J,1946,32:370. 早复极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病史:原因不明的晕厥史;原因不明的心脏骤停史;晕厥和猝死家族史;有早复极家族史; 心电图高危指标:1.近期(1月)出现静息心电图连续2个导联J点抬高≥0.2mv。2.伴有ST段水平或下斜型的早复极。3.伴有QT明显缩短(QTc ≤ 360ms)的早复极。4.早复极患者出现频繁成对、短联律间期的室早或RonT。5.早复极患者近期出现V4-V6导联R波切迹和粗钝。6.近期下侧壁导联出现(lambda)波 特发性J波与早复极 近年,多数学者认为:特发性J波与早复极等同 器质性心脏病与QRS宽度 Kalahasti研究915名心律失常高危患者,QRS时程130 ms,死亡率为未延长者的2倍(风险比:2.1),QRS间期每延长10ms,死亡风险增加10%,在冠心病EF值小于35%的亚组中,QRS间期延长可作为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风险比:2.6) ——QRS间期延长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Am J Cardiol 2003;92: 798–803 具有临床意义的室早 PVC的QRS间期≥160ms,有明显切迹或顿挫者 QRS振幅10 ms或低于同导联QRS波群(矮小型室早) ST段水平压低、抬高或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或冠状T波 QRS波群升支与降支明显不对称 QT间期进行性延长和T波电交替或T波增宽者 李庚山,黄从新. 《心律失常现代治疗学》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