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奉节县地方病和传染病流行状况及分布
奉节县地方病和传染病流行状况及分布
前言: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集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于一体,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但与此同时,三峡工程改变长江水文情势等导致生态环境改变的诱因,对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与环境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而传染病及地方病极易受到生态环境改变因素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落带来的潜在疾病威胁:自然疫源性疾病:库区已有疾病暴发、流行,易引起钩体、出血热、乙脑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鼠疫的潜在威胁。寄生虫病,如也会使传入血吸虫病的风险增加。可能导致寄生虫病流行。二是水质污染水体自净能力降低造成的影响:水库建成后,长江水位上升,导致我县四条次级河流水位上升,流速减慢,导致两岸污染带加宽、污染物浓度增加,形成大面积污染,库水的污染又将直接导致饮用水水质恶化,对人民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库区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有可能受到影响。三是移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健康的影响:我县三峡工程建设中有十多万移民分期搬迁安置,大量移民的生活环境较以往环境发生改变,同时人们生产劳动方式也随之改变,可能会造成与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致病因子接触的机率和的方式发生改变,对人群健康可能产生一定影响。鉴于此情况,对奉节县地方病和传染病流行状况及分布作一回顾十分必要,奉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过查阅历史资料和网络报告对全县地方病及传染病流行状况及分布作如下报告:
一、传染病流行趋势:
2008年传染病疫情概况
报告乙类16种4252例;报告丙类10 种493 例
发病率: 474.49/10万
比07年相比:+19.47%
与全市相比:+29.18(全市发病率:336.15/10万)
与全国比较: +44.05%(全国发病率:268.01/10万)
报告发病率居前十位的传染病:
肝炎:299.39/10万
肺结核:102.19/10万
麻疹:30.40/10万
手足口:9.98/10万
尖锐湿疣:5.91/10万
梅毒:5.80/10万
淋病:5.61/10万
痢疾:4.51/10万
腮腺炎:4.61/10万
风疹:3.22/10万
流行特征—地区分布
31个乡镇:发病率在182.79~643.30/10万之间。
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区县依次为
永安镇(102.29/10万)
朱衣镇(30.49/10万)
公平镇(26.49/10万)
白帝镇(26.39/10万)
兴隆镇(25.19/10万)
流行特征—时间分布
每月均有病例报告
发病数居前三位的月份
11月:481例
5月:440例
12月:440例
三个月的发病数占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8.68%
流行特征—职业分布
20种职业均有病例报告
发病数居前四位的职业
农民:2606例
学生:526例
散居儿童:338
家务及待业:268例
4种职业发病数占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8.75%
流行特征—性别年龄分布
男:女=1.81:1。
27个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数在1~2994例之间。
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年龄组为
35~岁组(619例)
40~岁组(721例)
20~岁组(459例)
三个年龄组发病数占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7.91%
近3年,全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稳定性约有增长,明显高于全市及全国发病水平。
二、重点传染病既行流行情况:
全县各居住区由于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适宜各种传染病流行,自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大力开展防止工作,并深入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一些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已消灭或控制流行,有些传染病虽然仍有发生,但流行强度已明显减弱,根据历史疫情纪录,与移民开发相关、最易受其影响的传染病,及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肝炎、痢疾、伤寒、结核病,为其各病既往和目前发病情况概述如下:
钩端螺旋体自:1983年首次报告以来到1987年每年都有病例报告。1987年出现流行高峰,此病威害严重,不仅损害健康,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还危及生命。根据疫情报告统计,1983年至1987年,原龙池乡、大树镇、梅子乡、平皋乡、寂静乡累计发病374例,死亡3例,该病主要分布在仁家河和梅溪河沿河两岸地区,呈散在分布,1986年卫生防疫站在流行区采集患者和疑似者57份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25株钩端螺旋体,其中18株为黄疽出血群澳尔登型,黑线姬鼠为长江沿岸地区的优势种和主要传染源,带菌率为11.38%,最高达39.22%,我县在1985年鼠类群落结构调查时,调查结果为黑线姬鼠占鼠种构成的52.33%,以上结果证明,我县梅溪河及仁家河流域为钩端螺旋体的疫源地。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我县又一主要流行性疾病,自1981年首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