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12级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12级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不典型增生可分三级: Ⅰ级(轻度):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区,为CIN Ⅰ级。 Ⅱ级(中度):异型细胞占上皮层下部的1/3至2/3,为CIN Ⅱ级。 Ⅲ级(重度):异型细胞超过全层的2/3, 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CINⅢ级。 预后: ⑴一般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的机会越多;级别越低,自然消退的机会也越多。 ⑵CIN I级在子宫颈慢性炎症中常可见到,多可迅速恢复,其恶变率很低2%。 ⑶ CIN II级可发展为重度不典型增生。 ⑷ CIN III级则具有高度恶变危险,20%患者发展为原位癌(10年)。 ⑸子宫颈不典型增生经过治疗后,多数可消退,有些病例可长期存在,少数病例最终可发展为癌。 子宫颈癌的组织类型 主要有鳞状细胞癌及腺癌两种。 1.子宫颈鳞癌 子宫颈鳞癌在子宫颈癌中最为常见(90%)。 ⑴早期浸润癌或微浸润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 是指上皮内癌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浸润,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在固有膜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块。 (二)子宫颈腺癌 近年来报道宫颈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约占宫颈浸润癌的8%~12.7%。 镜下:呈一般腺癌的结构。 分高、中、低分化三型。 子宫颈癌的扩展和转移 1.直接蔓延 向上:侵犯宫体 向下:侵犯阴道 两侧、侵犯盆壁 向前:侵犯膀胱 向后:侵犯直肠 2.经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宫颈癌 最重要和最多见的转 移途径。 第二节子宫体疾病(略)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层中→子宫腺肌病 卵巢→巧克力囊肿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 1.单纯性增生:1% →子宫内膜腺癌 2.复杂性增生:3% →子宫内膜腺癌 3.非典型增生:1/3五年内→子宫内膜腺癌 第三节 滋养层细胞疾病 滋养层细胞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共同特征是滋养层细胞异常,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升高。 一、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 又称水泡状胎块—良性病变 年龄:育龄期任何年龄—20-40岁 病因:未完全阐明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葡萄胎是一种无胚胎的妊娠,精卵异常结合的结果。 镜下:葡萄胎镜检有3个特点: 1.绒毛因间质水肿而增大,并有水泡形成; 2.间质血管消失或稀少; 3.滋养层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在这些特点中以滋养层细胞增生最重要。增生的滋养层细胞可为合体细胞或细胞滋养层细胞,大多两者混合并存,并具有一定的异型性。 完全性葡萄胎往往增生明显。 部分性葡萄胎常为局限性、轻度增生。 乳腺癌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癌瘤的第一位,常发生于40~50岁妇女,20岁以前很少见。患者女性亲属中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常人2~3倍。 发生原因: 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可能与雌激素长期作用、遗传、环境、等有关。5%~10%有遗传倾向,BRCA1的点突变或缺失与遗传倾向有关。 (一)非浸润性癌(原位癌) 非浸润性癌可分为导管内原位癌及小叶原位癌。 1.导管内原位癌(intra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发生于中、小导管,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管壁基底膜完整。据其组织类型可分为粉刺癌及非粉刺型导管内原位癌。 (2)非粉刺型导管内癌 (noncomedo intraductal carcinoma) 癌细胞较粉刺癌细胞小,细胞异型低。 排列呈各种结构,如乳头状、筛状或实性导管原位癌及管状型导管内原位癌。周围无明显间质纤维化。 (二)浸润性癌 乳腺浸润性癌是指癌细胞穿破乳腺导管或腺泡的基底膜而向间质浸润者。 1.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是导管内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肉眼:肿瘤界限不清,灰黄色、坚硬,切面有硬粒感,可出现乳头下陷;皮肤水肿致桔皮样外观。 3.特殊类型癌 主要有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粘液癌、Paget病(湿疹样癌)等。 乳腺癌与雌、孕激素受体 乳腺上皮细胞存在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当细胞癌变时,ER、PR可以部分或全部保留,也可以部分或全部消失。 临床检测ER、PR的意义在于:如果ER、PR均阳性,内分泌治疗有效率高,反之,内分泌治疗有效率较低。 ER、PR的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因ER、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阴性者好,缓解率高,复发少。 检测ER、PR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常规检查。 c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