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三)

㈠名词解释 1.话本 “话本”最初指说话人说讲故事时所用的底本,后来也指随着说话伎艺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即根据说话人的表演,把作为说话底本的话本进行艺术加工和提高,专供各类读者阅读的书面文字作品,即话本小说。 2.平话 话本体裁之一。与诗话、词话相对而言,平话是只说不唱的平铺直叙的话本。另一种解释是,平即平章之平,意即品评,因而后来又写作评话。现存的中国宋元平话多为长篇,题材主要是历史故事 3.诸宫调 (1) 诸宫调是一种一人表演、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的曲子串接联套演唱,与只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如宋代鼓子词有明显区别,因此称为诸宫调。诸宫调以唱词为主,唱词中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有情节的长篇故事。   (2) 诸宫调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北宋时已出现,宋室南渡后又传到南方。南方的诸宫调主要用笛子伴奏,北方的诸宫调则大多以琵琶和筝伴奏。例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属于北方诸宫调,所以又称《西厢搊弹词》或《弦索西厢》。   (3) 诸宫调属于说唱文学,而不是戏剧,但它对于后来的戏剧如杂剧、南戏具有重要影响。 4.南戏 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于中国南方一带的戏曲形式,本称戏文,它最早于北宋末年出现于温州,由于温州旧称永嘉,所以南戏也称为温州杂剧、温州戏文、永嘉杂剧、永嘉戏曲。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称之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也称南词、南词传奇,等等。 5.四大南戏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后人合称为“四大南戏”, 也称“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6.元曲四大家 (1)“元曲四大家”一作“元剧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他们是元代杂剧创作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位作家,代表了元杂剧剧本创作方面的最高成就。四人都是元代前期的著名杂剧作家,创作了大批优秀的杂剧作品,共同形成了元前期剧坛的繁荣景象。   (2)对于“元曲四大家”,元明清三代不同的评论家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不同意见,除了上述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为“元曲四大家”以外,另外一种有影响的意见是以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四人当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是元代前期剧作家,郑光祖的元代后期重要的杂剧作家。 7.临川四梦 (1)“临川四梦”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四部传奇作品,依创作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紫钗记》(1587)、《牡丹亭》(1598)、《南柯记》(1600)、《邯郸记》(1601)。由于这四部作品中都有关于梦境的描写、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故称“临川四梦”;又由于汤显祖堂名为玉茗堂,也称“玉茗堂四梦”。 8.南洪北孔 清初著名洪升和孔尚任, “南洪北孔” 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他们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㈡简答题 1.(1)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一楔子,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有个别一本由五折或六折组成;也有不用楔子或用两个楔子的;也有多本连演的,如《西厢记》由五本、二十一折构成。   (2)元杂剧的剧本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曲词、宾白(说白)、科范。   (3)元杂剧的剧中人由不同角色扮演。角色是演员在表演中的分类系统,用以区别不同的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等等。元杂剧的角色有末、旦、净,等等。“末”为男性角色;“旦”为女性角色;元杂剧全剧只能由正旦或正末一人主唱,“正旦”主唱的称“旦本”,“正末”主唱的称“末本”。 2. (1) 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用韵比较宽松。   (2) 曲调轻柔婉转,适合表现情意缠绵的故事,与北曲杂剧曲调较为高亢、适合表现豪放气概的特点大不相同。南戏伴奏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而北方杂剧以弦乐为主。   (3) 打破杂剧只能由一人主唱的限制,场上任何角色都可以演唱,且有灵活多样的演唱形式,有利于表现各个角色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4) 南戏以“出”为单位。一本戏有多少出则无限制,往往长达几十出。演出时间需要一天甚至多日。因此,南戏剧情一般比杂剧曲折、丰富。但情节也往往不似杂剧那样集中。   (5) 南戏题材偏重于爱情故事及家庭生活故事,较少表现历史故事、英雄故事。风格以柔婉见长,而不以刚劲取胜。这与其音乐特点相适应。 3.王实甫《西厢记》所表现的故事,经历了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宋代有关张生莺莺故事的说唱文学、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主要发展阶段。在《莺莺传》中,这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以张生负心、背叛爱情为结局。北宋秦观、毛滂曾用《调笑令》词、赵令畤以《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表现这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