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第8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第8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由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呼吸衰竭。 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肺内分流 肺水肿 肺不张 支气管痉挛 肺血管收缩 微血栓 弥散障碍 死腔样通气 低氧血症 一、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紊乱 ◎ 呼吸性酸中毒: ◎ 代谢性酸中毒: ◎ 呼吸性碱中毒: ◎ 代谢性碱中毒: 第三节 主要代谢功能变化 PaCO2 ↑ 呼吸中枢 中枢化学 感受器 外周化学 感受器 PaO2 ↓ 二、呼吸系统变化 ㈠ PaO2↓和PaCO2↑对呼吸影响 ㈡ 原发病引起的呼吸运动的改变 三、循环系统变化 ㈠ PaO2↓和PaCO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1.对心血管中枢的反射性兴奋作用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性加强,血管收缩 2.对心血管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 心肌收缩性减弱,血管扩张 (肺血管收缩) ㈡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机制 1.肺动脉高压: 1).PaO2 ↓,与PaCO2 ↑→[H+]↑→ 肺血管收缩 →右心后负荷↑ 2)肺小动脉壁增厚、纤维化→管腔 狭窄→慢性肺动脉高压。 3)肺毛细血管数目减少→肺动脉高压。 4)血液中红细胞↑→血液粘滞性↑ 2.心肌受损 缺氧,酸中毒→心肌收缩力↓呼吸 困难→心脏收缩和舒张阻力↑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㈠ CO2 麻醉 PaCO2 10.7kPa(80mmHg)时引起头痛,头晕,烦燥不安等症状,称为CO2 麻醉。 ㈡ 肺性脑病 1.概念: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2.发生机制: ⑴ 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 ①脑血管扩张→脑血流↑→脑间质水肿。 ②毛细血管通透性↑→脑间质水肿 ⑵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 ① ATP减少→脑细胞膜Na+-K+泵功能↓→脑细胞水肿, ②脑脊液PH↓→脑细胞内酸中毒→γ-氨基 丁酸(GABA)↑→中枢抑制,增强磷脂酶活性 第四节 防治原则 一.防治原发病 二.改善肺通气 三.吸氧 Ⅰ型:可吸入较高浓度氧(50%), Ⅱ型:低浓度(30%)、低流量, 持续给氧 四.改善内环境及重要器官的功能 病例讨论 患者,女性,40岁。四天前因交通事故造成左侧股骨与尺骨骨折,伴有严重的肌肉损伤及肌肉内出血。治疗时,除给予止痛剂外,曾给予口服抗凝药以防血栓栓塞。一天前晚上有轻度发热,现突然感到呼吸困难。体格检查:病人血压为135/90mmHg,心率110次/分,肺底部可听到一些啰音与散在的喘鸣音。血气分析:PaO252mmHg,PaCO230mmHg,pH7.46。肺量计检查:每分通气量(V)为9.1L/min,肺泡通气量为(VA)为4.1L/min,为V的 46%(正常应为60%-70%),生理死腔为5L/min,为V的54%(正常为 30%-40%)。PaO2在呼吸室内空气时为13.3kPa, PA-aO2为47mmHg,怀疑有肺内血栓形成,于是作了进一步检查:肺动脉 造影证明右肺有两叶充盈不足。 1. 是否发生呼衰?可能机制?为什么本例有缺氧而没有高碳酸血症? 2. 如何解释肺泡和动脉血间的氧分压差(PA-aO2)增大? 讨论思考 ! * * * ⑴ 中央气道阻塞: ① 胸外部分阻塞 → 吸气性呼吸困难 ② 胸内部分阻塞 → 呼气性呼吸困难 胸外阻塞所致呼气与吸气时气道阻力的变化 呼 气 吸 气 大气压 气道内压 P气 P大 P大 P气 呼 气 吸 气 P气 P胸 P胸 P气 胸内阻塞所致呼气与吸气时气道阻力的变化 胸 ⑴ 中央气道阻塞: ① 胸外部分阻塞 → 吸气性呼吸困难 ② 胸内部分阻塞 → 呼气性呼吸困难 ⑵ 外周气道阻塞: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外周气道阻塞: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 机制: 肺泡壁破坏,对小气道的牵 拉作用减弱,等压点向肺泡端移动 呼气 胸内负压减小,P胸 P气 ㈡ 肺泡通气不足时血气变化特点: 1. PaO2↓, PaCO2↑(Ⅱ型呼吸衰竭) PvCO2 45mmHg PV O2 40mmHg Pi O2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