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镉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影响

镉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影响   摘 要:为研究镉暴露对食蚊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将性成熟的雌、雄鱼各50尾,分别静水暴露于4个镉浓度(5,20,100,500 nmol·L-1)试验组中,分别在3,5,8周后取样,对其体长、体质量、肝脏质量和性腺质量进行检测,计算肝腺指数、性腺指数,统计雌鱼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数,检测雄鱼的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等。结果显示,高浓度镉暴露,雄性食蚊鱼的体长、体质量、肝质量、性腺质量等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关键词:镉;静水暴露;生长;胚胎发育;食蚊鱼   中图分类号:O614.24+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0.001   20世纪以来,工业快速发展,镉(Cadmium, Cd)的产量逐年增加。相当数量的镉通过废气、废水、废渣排入水环境,造成污染。污染源主要是铅锌矿,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和用镉化合物作原料或触媒的工厂。镉的污染主要有气型和水型两种。气型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镉随废气扩散到工厂周围并自然沉降,蓄集于工厂周围的土壤中,可使土壤中的镉浓度达到40 μmol·L-1,污染范围有的可达数公里。水型污染主要是铅锌矿的选矿废水和有关工业(电镀、碱性电池等)废水排入地面水或渗入地下水引起[1]。镉作为一种非降解且有蓄积性的污染物,因其毒性大、应用广泛而成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在低浓度镉水环境中暴露即可对鱼类产生毒性效应及其他生物学效应,导致鱼类各组织器官出现损害,从而对其生长发育及生殖造成影响。由于镉的毒性累积,水生动物的镉含量也日渐增加。人食用含镉的鱼类或植物时,镉便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人摄入镉被人体吸收后,排出非常缓慢,在人体的生物半衰期很长,约为16~38年[2-3]。镉在人体的肾和肝脏中蓄积,造成积累性中毒,可能引发癌症。   近年来,水污染问题已受到广泛的关注。鱼类生活于水中,通过鱼类的多样性和种群变化情况可以推断水环境状况,即利用鱼类监测水质的变化,所以鱼类是水域污染的活的“监测器”。评价水污染的程度,急性毒性的数据与资料是最为常用的依据之一,然而污染物质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往往是有毒物质低浓度长时间的暴??。由于慢性毒性试验周期长、耗资大,如何缩短试验周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研究发现胚胎和幼鱼是鱼类最敏感的生活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早期生活阶段试验,然而进行早期生活阶段试验仍需30~90 d[4-5]。为进一步探索缩短试验周期方法,有学者发展了黑头软口鲦(Pimephales promelas)7 d亚慢性试验[6],ISO提出了短期早期生活阶段试验[7]。用鱼类早期发育阶段试验的结果来预报化学物质对鱼类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样就大大缩短了试验的持续时间,为评价化学物质对鱼类的影响提供了比较快速的试验方法。   西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是一种小型卵胎生鱼类,为了消除蚊子和疟疾,于19世纪初便从北美和中部美洲引入到世界各地。食蚊鱼的入侵性非常强,并具有高繁殖力,对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具有关键的生物效应。这个物种对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使其能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存活。由于以上的特性,食蚊鱼广泛分布于各地,容易捕捞,易于在实验室进行毒性暴露试验,因此被广泛用于生物指示种类。本课题利用食蚊鱼作为试验动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镉水环境中,通过在试验期间检测到的食蚊鱼的体长、体质量、性腺(卵巢和精巢)等一系列指标作为生殖发育的重点指标。在个体的水平上,研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对食蚊鱼生长和胚胎发育的影响,为环保部门提供有科学价值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   食蚊鱼购买于广州市花地湾花鸟市场,挑选性成熟的食蚊鱼,并将雄鱼与雌鱼进行分别鉴定:雄鱼平均体长35 mm,具有生殖鳍(交配足),且鳍上具钩的为性成熟的雄鱼个体;雌鱼体长35~60 mm,无生殖鳍结构。将选好的性成熟雄鱼与雌鱼分别放在玻璃水缸里驯养3~4周,定时喂食。驯养完成后,将一定数量的雄鱼与雌鱼置于不同浓度的镉静水环境中,定时喂食。每隔一段时间,观察食蚊鱼的生长状况并测量其生殖指标。   1.2 试验药品和仪器   KCL溶液、台盼蓝染色液等。玻璃鱼缸、网罩、气泵各5个,渔网和备用鱼缸。标准刻度尺、解剖镜、解剖针、解剖盘和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移液枪和PCR管、冰盒、镊子、玻片和记号笔等。   1.3 试验条件   试验用水为曝气24 h的自来水。养殖和暴露期间的条件控制:水温25~28 °C,试验期间每天分别在9:00、18:00各投喂1次剪碎的红虫(Tendipes sp.larvae),每次投喂1 h后清除残饵,3 d换水1/3。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