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言《红高粱家族》与苏童《米》比较研究
莫言《红高粱家族》与苏童《米》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在作家莫言和苏童的小说中,他们总能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新颖的叙事方式,具有历史感的思想创造出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性,而“欲望”则会在他们的作品中频繁出现。本文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和苏童的《米》为例,探索两部文本之间在粮食的象征意义和欲望叙事等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莫言 苏童 《红高粱家族》《米》 象征 欲望
《红高粱家族》和《米》分别是当代作家莫言和苏童的代表作,两部作品以独特的叙述视角,新颖的叙事方式,以人物命运的沧桑变化及人物之间曲折复杂的关系分别描绘了“高密东北乡”和“枫杨树林”的风土人情,以“红高粱”与“米”这两种粮食为意象展现出作品人物不同的欲望。“红高粱”和“米”在文本中都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如同具有深刻象征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图腾,同时它们也是作品中人物欲望产生、膨胀、幻灭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伴随着人物欲望的变化以及命运的曲折走向,这两种象征存在也更加频繁地出现,展现出欲望与象征之间深层次多角度的密切关联。
1.粮食的象征意蕴
在莫言的笔下,高密东北乡被描述为“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里的人们都喜食红高粱,在小说的开头有这样的描写,“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红高粱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有着神秘的联系,仿佛这种联系就像是血与肉,神经与骨骼一般不可分割,如果说高密东北乡的人们代表着这片土地的生命气息,那么红高粱则是凝聚着这些生命体的灵魂。一方面这种独特的精神表现在东北乡的人们生活细节和为人处世之中,另一方面又影响着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
红高粱作为一种粮食,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种能量与动力,而在莫言的小说中更是被赋予了生命的意象。文中几次提到高粱的红色如同鲜血一般,较为典型是“我奶奶”戴凤莲被日军杀害时的场景,“奶奶背上,有两个翻边的弹洞,一股新鲜的高粱酒的味道,从那洞里涌出来。”“奶奶胸前的血很快就把父亲的头颅弄湿了,父亲从奶奶的鲜血里,依然闻到一股浓烈的高粱味。”“奶奶”鲜血里散发出来的高粱酒味说明鲜血与酒已成为一体,“高粱秸子毫不留情地绊着,高粱叶子毫不留情地锯着他”,两个连续的“毫不留情”又似乎是刻意拉开红高粱与“奶奶”为代表的东北乡人的感情距离,是对一个美丽生命陨落后残忍地叙述,也从侧面描写出了“红高粱”作为生命象征的独立性。
红高粱的生命意义伴随着“我奶奶”等人的命运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文中的红高粱不仅显示了以“我奶奶”为代表的人们去世时生命的悲壮,还有以“我爷爷”余占鳌为典型的高密东北乡男人们的豪放与爽快。戴凤莲所酿的高粱酒因为余占鳌的“一泡尿”的“侵袭”反倒变得更加醇香。小说此处以幽默戏谑的笔法写出了余占鳌的狂放不羁和狂野天性,同时也暗含着对这种充满阳刚气息的生命的赞扬和讴歌。高粱酒因为“爷爷”的尿而变得更加浓香,说明了酒作为一种饮品彰显了男人豪放的性格,原本应该按照传统的循规蹈矩的方式酿造的高粱酒因机缘巧合而被赋予了自由狂傲的气息,这里莫言突显了山东大汉的不拘小节与桀骜不驯,他曾经说过:“《红高粱》实际上是对几十年来不正常的社会环境对人性压抑的痛心疾首的呼喊。为什么我有痛感呢?因为我们几代人越来越懦弱,越来越活得不像个男子汉,越来越不敢张扬个性,越来越不敢在自己的社会生活当中显示个性色彩。人越来越趋同,人好像都一样。”莫言善于描写歌颂这种所谓的民间的流氓英雄,“余占鳌这个形象是与意识形态无关的,因为莫言将余占鳌身上的暴力欲望英雄化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写实的方式,而借助了高粱酒,这种能将精神与物质、水与火合二为一的中介,使余占鳌这个形象获得了一种超出一般历史视角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莫言对这种不被规矩所束缚的自由品格的褒扬,更是对这种充满男性阳刚气息的民间英雄的推崇。
苏童的《米》中同样以粮食“米”作为象征,描绘了一幅与《红高粱家族》有几分相似但却又存在明显区别的景象。米对于小说中的主人公五龙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的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与“米”密切相关。五龙从家乡枫杨树乡村逃荒来到城市,在运煤的车上饱受饥饿的煎熬;他在街头徘徊踯躅,如游魂一般无处可去;在码头上受到阿宝等人的羞辱,“叫我一声爹,这些东西就给你吃了。”五龙面对这些苦难只能选择忍受,他要忍受饥饿带来的痛苦,他要忍受孤身一人的寂寞,他还要放下作为人最起码的尊严,忍受码头上流氓的践踏与戏弄。所有这一切只是因为他内心拥有的强烈的生存欲望,他知道只有活下去才能颠覆这不公的现实,而这生存下去的动力与能量便是获取食物。所以文本在开头就为五龙进入大鸿记米店买下了伏笔,在他的生存境遇和生活背景上做了合理的铺陈叙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