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雅各房间》中生态智慧探微
《雅各房间》中生态智慧探微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伦文学史中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她的代表作《雅各的房间》揭示了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以及人际生态危机,同时也用其独特的写作手法间接地传递出在失衡中渴望平衡,走出生态危机的设想,即在自然、社会和人际生态的失衡中冲破藩篱,寻求和谐统一。
关键词:生态危机;失衡;平衡;和谐统一
基金项目: 2013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HEUCF131208)阶段性成果。
An Analysis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in Jacob’s Room
Wang Qi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Virginia Woolf is a splendid writer of modernism in English history of literature. Her representative work Jacob’s Room reveals the crisis of natural ecology, social ecology and interpersonal ecology. Woolf demonstrates indirectly the desire for balance from imbalance and her assumption of solving ecological crisis. Woolf claims to break the chains in the imbalan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armony.
Key Words: ecological crisis;imbalance;balance;harmony
“现代人只是沉溺在路途之中由自己临时搭建的那座‘桥’上。‘桥’上有的是富足和豪华,快感与玩乐,缺乏的是质朴的诗意与自由的憧憬。唯有发自人类生命‘最深处’与‘最高处’的文学,诗歌,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才能为滞留在‘桥‘上的人回溯人性的源头,展望人类的前程。那才是人类的有机整体,完善完美的生存,或曰:诗意的栖居”。(鲁枢元 16)诗性就是文学性,伍尔夫的作品都透露着一种诗学的美感,《雅各的房间》利用颠覆传统的写作手法传递美感,同时生态内涵的描写也传递出对于拯救当今生态问题的积极作用。“伍尔夫生态意识和当下生态思想理论的共通之处:相互渗透性、时空延续性和动态平衡性”。(申富英 9)
1 人与自然
1.1 自然——工业文明的受害者
在18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第一台蒸汽机的出现,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打着科学和理性的旗号,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开始了对自然的支配。这种支配加剧了大自然变幻莫测琢磨不透的“脾气”。工业文明使人类“无家可归,属于他们的是街??;商店;教堂;不计其数的书桌;连篇的办公室的灯光;那些火车是他们的,还有高悬在街道上方的铁路”(伍尔夫61)。人们遗弃了大自然,大自然被掩埋在工业文明的副产品中。在《雅各的房间》中伍尔夫直接地表现出了对工业时代的不满和反感。因此伍尔夫发出呼喊“我们出发时天空清澈,后来便云团堆积。全部的历史都在我们的这块玻璃后面。逃避纯属徒劳”(伍尔夫43)。
1.2 自然——心灵的归宿
小说的主人公雅各相貌不凡,是一个热爱自然,对文学充满激情的年轻人。雅各长大后沉浸在无尽的思考里,然而却又觉得一切都索然无味,无聊至极。但雅各心里却想“纵横驰骋;筋疲力尽地倒在沙滩上;感到天旋地转;感到天旋地转;有一种----确定无疑----想亲近岩石草木的冲动,仿佛人类已经不复存在了”。(伍尔夫138)“在山顶上舒展筋骨,孤身一人,雅各真是自得其乐。也许他一辈子也没有这么快乐。”(伍尔夫141)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将自我和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中找到了归宿,此时他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天成的状态就是伍尔夫所倡导的生态意识,与当代的以整体主义为指导原则的生态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2 人与社会
2.1 战争——挥之不去的梦魇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身发展的全部关系来看,忽略社会带给人的精神污染的生态研究是有缺陷的”。(鲁枢元 生态批评的空间,16)伍尔夫的社会观体现在她的战争观和死亡观上。 “突然枪声大作,叫人胆颤心惊----叭叭叭叭响得好脆;哔哔哔余音散开----寂静平平展展地把声响掩盖了。一棵树----一棵树倒了,一种林中死亡。之后,树林里风声悲凉”。(伍尔夫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