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患关系新理念及风险防范
医患关系新理念及风险防范 一、新的医疗理念 1 、成立国家病人安全委员会 2、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 3、推动第二专家意见制度 4、各医院成立专家伦理委员会,临床试验审查委员会 《医师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医师进行试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同意。 5、推进团体医疗,促进医生交流,培养专业护师 6、推进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就其本意而言,指的是临床医生对病人诊治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任何决策需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 7、患者是不是消费者的新思考 二、法律热点1、医生收受红包回扣是否构成犯罪及单位受贿罪问题 2、医院改制 1)、下一步城市医疗改革不是以市场化、民营化、私有化导向改革,政府对卫生工作实行福利政策。 2)、民进国进,政府投入更大,保证更大,监管力度大,民进国更进。 3)、政府办,也要管医疗机构,不是不办,还要办一定数量的公立医院,保障大众健康,代表社会公众利益,体现公平,看病难,一部城市低收入得不到医疗保障,解决公平问题,靠市场解决不了公平问题。监管准入,质量、价格等。 4)、即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有市场机制。 解决: 效率问题、配制、服务人员、成本、水准靠政府包揽不利于解决,引入竞争和市场机制,壮大卫生资源,针对高收入人群服务需求政府不能解决。 5)、引入市场机制,遵循医疗服务的规律,不能照搬企业改革机制,卫生医疗不同于一般市场。供方指导的市场,不进行干扰会有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损害群众利益。市场竞争规律,政府要进行必要干预,政府重视、加强、增进、投入卫生医疗,还有干预市场失灵,规范化、准入、监管。 6)、城市医疗体制改革,似乎主旋律是公立医院改制,这只是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 3、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1999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医师执业行为的法律,是医师的根本大法。 在《医师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前夕,中国医师协会组成调研组,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就《医师法》中涉及到的部分问题和医疗行业现状进行了调研。 调研主要分为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三种形式。 调研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宁、哈尔滨等六个城市为实地考察点。 调研问卷发放涉及的省份及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黑龙江、青海、河南、山东、湖北、新疆、海南、西安、长春、大连、厦门等:共计发放问卷5000份,有效回收3743份,回收率为74.9%。 在中国医师协会首次进行的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认为执业环境良好和一般的占5.18%和34.15%,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占47.35%和13.32%。本次调研中,认为执业环境良好和一般的占7.1%和43.5%,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占37.3%和11.1%。 首次调研中,医师愿意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占10.89%,不愿意和随子女的分别为53.96%和35.15%。本次调研中,愿意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占10.4%,不愿意和随子女的为63.0%和26.6%。 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广大医师对当前的执业环境仍然是不满意的,认为良好的虽然略有上升,但也仅占7.1%。而他们的执业心理在发生着变化,由于执业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他们对执业前景很不乐观。 目前执业环境不良的突出表现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医师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这使我们想起,在SARS期间,医患关系曾一度得到空前的好转,广大医务人员被称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而时隔仅不到半年的时间,医患关系又出现如此大的变化,说明导致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没有得到解决,医疗纠纷问题还是影响执业环境的主要因素。 《医师法》贯彻实施中 反映出的主要情况1.《医师法》的法定地位有待加强2.医师权益的保障 调查中96.6%的医师认为《医师法》中应增加保护医师合法权益的内容。医师们普遍认为,《医师法》中对医师责任规定的多,而权利方面显得过于笼统和单薄。 医师们强烈呼吁,应从立法角度加强对医师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的保障。据暨南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8月一2003年11月开展的一项“医院场所暴力的发生现况与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被调查的31所医院7228名医务人员,65%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身体暴力。 3.医师的待遇 首次调查中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