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古镇藏龙卧虎千年水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居古镇藏龙卧虎千年水乡

安居古镇藏龙卧虎千年水乡   “月出江头半掩门,待郎不至又黄昏。深夜忽听巴渝曲,起剔残灯酒尚温。”这首明朝诗人王叔承路过安居古镇时留下的《竹枝词》,很多人会在字里行间读到一位痴情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不过,当你去过安居古镇后,再重新吟咏那首诗时,你会在诗里读到古镇、江水、夜灯、乐曲……醉人的月色下,在慢慢升起的水雾之中,一个静谧的水乡若隐若现。   在重庆众多的古镇中,安居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它可以将江南水乡的秀美灵动、北方城郭的浑然大气、以及山城小镇的层峦叠嶂统统集于一身。   群山环抱的别样水乡   安居因水得名,大安溪(琼江)环绕其间故称安居,这也注定了古镇与水的不解情缘。安居古镇坐落在化龙山、波仑山、飞凤山和清凉山之间,涪江和琼江在此交汇,如同一双臂膀,将古镇紧紧相拥。乌木溪穿镇而过,南北一分为二,整个古镇被水包围、被水分割,而又通过处处老桥连成一片,水与城、城与水就像一个整体,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   穿镇而过,时刻与水相伴。历史上记载的著名“安居八景”:化龙钟秀、飞凤毓灵、玻仑捧月、石马呈祥、琼花献瑞、紫极烟霞、关溅流杯、圣水晚眺,也大多与水相关,足见水对于安居的点睛妙笔。灵动清秀的河水、江水、溪水、泉水倒映着无数别致的楼台廊院、精美的小桥码头,船帆桅影、洗涤垂钓,安居就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水灵而温婉,但显赫的身世又让它比起江南水乡平添了几分威武。   安居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类居住,建场至今有1500多年历史,北宋时期为铜梁县辖12镇之一,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独立成县,后又重归铜梁管辖,其兵家必争之地的要冲地位历来是取道涪江的要塞和屯兵扎寨的住所,也为安居留下古老的城墙和雄伟的城门。安居的古城墙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长约300米,高6米,宽3米,其上设八门,东为紫气门,西为挹爽门,南为星辉门,北为承恩门、引凤门、迎龙门、安庆门和小南门,现保存较好的还有两座:引凤门(明城门),位于十字街,高15米、宽7米、厚5米,城门和周围的古城墙都保存完好,成为古镇城防体系的标本;迎龙门则依山势而???,居高俯视,气势非凡,更有过街楼修建其上,独具特色,这两座集中了安居古城门的精华所在。   以城墙为界,安居的传统老街也自然分成了三段,至今还保存有1000余米。一段从会龙街开始,经火神庙街到大南街,全场600米;一段从引凤门开始,经十字街到西街,这一段过去也叫龙脊街,全长约400米;还有一段老街为半边街,从迎龙门过街楼而下,沿大安溪河边临江而建。城墙城门耸立,老街起伏蜿蜒,两边民居依山而建,层次分明,轮廓清晰。巴渝古镇特有的刚毅与水乡的柔美相形益彰,造就了安居独一无二的水墨山水。   人杰地灵的文脉宝地   “但愿人长久,但愿花长秀,琵琶声声诉衷肠,泪湿罗裳透……”著名川剧《碧玉簪》中的经典唱段,在耳边萦绕。寻声而去,嘎吱一声,残破的巨大木门缓缓打开,一坡宽大的青石台阶清润而上又略显陡峭,正厅大堂刹那间扑面而来,气势庄严肃穆,两侧风雨楼廊相和而抱,一颗大树独立天井,如一只大手遮阳避雨,虽然院落早已残破不堪,但点滴之中仍然彰显显赫身世。无数次端坐于川剧院的华美舞台下,无数次斜依在茶馆戏楼的素雅竹椅上,边听边想象《碧玉簪》的凄美场景,却没有一次如现在这般真真切切,仿佛回到了乾隆年间,铜梁安居翰林王玉林与尚书千金李月英就这样在这里缠绵婉转,多少爱恨情仇在栏间树下若隐若现。这里便是深处安居巷中的王翰林院,数百年来,世事变迁,故人早已难寻踪迹,惟有那一出出悲欢离合还在历史长河中流淌。   在安居,这样的历史名人府第比比皆是,每一栋老院落中都有着自己非凡的身世和传奇的故事,是一处名副其实的文脉宝地。从宋代至清代,小小古镇共出过4名翰林(王恕、王汝嘉、曾毓璜、吴鸿恩)、38名进士、87个举人,出过礼部尚书李志(也就是《碧玉簪》里女主角的父亲)、河南巡抚胡尧臣、安徽巡抚王汝碧、福建巡抚王恕等一批高官,个个都是当时闻名全国、至今青史留名的历史名角。随便选定一个名字敲入百度搜索栏,弹出的故事都足以让人细细品读。   这些远去名人的安居老宅大多保存至今,堪称明清建筑的范本,精美的四合院布局,天井居中,采光排水,石门简洁大气,两侧石刻对联,弯角配有各式雕饰,黑漆双扇木门,左右门神斑驳中依然神情威武,扶手衔环的拉手锈迹间刻着官宦人家的印记,院落房间内人物花鸟的窗格、云墩、斜撑、横梁、水缸,显现出屋主人曾经殷实的家产和典雅的文人气质。   廊边有院,院边有廊,大院连着侧院,各院之间相连相通,多重进深的中国四合院传统建筑手法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同时也得到了灵巧地延伸。以大中小三个大夫第为代表的临江大院,面江垒石驻台,大院高高而立,厢房两侧突出而置,将通向大门的几十步台阶相拥其间,入大门后继续攀沿而上,直达大堂正厅,布局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