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敏寺教堂》翻译看“忠实”.docVIP

从《西敏寺教堂》翻译看“忠实”.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西敏寺教堂》翻译看“忠实”

从《西敏寺教堂》翻译看“忠实”   摘 要:“忠实”作为翻译的原则以及评判译文好坏的标准一直备受学者关注。《西敏寺教堂》以其优美的文字和细致而形象的描述而倍受译者青睐。本研究通过对比《西敏寺教堂》两个译文翻译的差异,以评析的方式评判两个译文的优劣。   关键词:忠实,西敏寺教堂,整体风格;庄严;恐怖   自古以来,翻译原则的中心是“信”,“信”即“忠实”,而“忠实”既是翻译的准则,又是翻译的评价标准。很多学者对“忠实”进行了全方位探讨,从文本到形式再到风格,都有详尽的论述。本文将对《西敏寺教堂》的不同翻译文本进行对照,以此探讨翻译的“忠实”,特别是整体译文中语义的“忠实”。   以下为《西敏寺教堂》的第一段原文及三个译文:   原文: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 in the latter part of autumn 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There was something congenial to the season in the mournful magnificence of the old pile,and as I passed its threshold it seemed like stepping back into the regions of antiquity and losing myself among the shades of former ages.   译文(1):在晚秋暗淡而悲哀的一天,当曙光和夜色几乎混而为一,而将这年终酝酿成一片凄凉的时分,我在那威治明士德院里徘徊,消磨了数小时的光阴。在这古屋悲壮的外观上,有种情调是正和那气候相称的;当时,我跨进门槛的时候,仿佛是走回到古代的境地之中,把自己消失在前朝黑洞洞的影子里。   译文(2):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信步走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相符;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置身远古世界,忘形于昔日的憧憧鬼影之中了。   译文(3):晚秋时节,岁暮将至,气象肃穆郁沉,曙色与夜色几乎浑然不分,终日灰朦朦的一片。就在这样的一天,我漫步于西敏寺,消磨了几个钟头的时光。古寺巍巍,森森然与阴暗的季候正相协调;跨进了大门,便觉自己置身于远古,忘形于先人的幻影之中。   对于以上三个译文,黄振定教授在其著作《翻译学:科学论与艺术论的统一》中认为译文(1)、(2)之间的差别主要在形式风格上,译文(3)属最佳,明显地融形式风格和语义内容于一体,艺术创造性和科学忠实性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结合。[1]就笔者而言,此评论有待商榷。对于译文(1),优劣十分明显,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逊色于译文(2)和译文(3),笔者所要探讨的正是译文(2)和译文(3)的比较。   黄振定教授认为译文(2)中 “森森然似有鬼气” “忘形于昔日的憧憧鬼影之中了”与全文风格不符,黄教授认为西敏寺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而文中的这些词藻把西敏寺描述得十分恐怖,与其应有的形象不符,从而没有把形式风格和语义内容融于一体,没有很好的做到艺术创造性和科学忠实性的完美结合。   对于译文的“忠实”,从微观上说,是单个单词或词组的意思,而从宏观上说,是对于整个译文的准确传达。对此,刘重德教授在其《浑金璞玉集》中认为“翻译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读全篇或全部作品,认真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不仅弄清主要思想、字面意义,而且还要弄清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2]   由此,笔者对《西敏寺教堂》进行了反复阅读,此篇文章很长,整篇文章都是关于作者在西敏寺教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者除了在经过诗人祠时表达了他对诗人的敬仰与赞扬,他认为诗人们留下的“not of empty names and sounding actions,but whole treasures of wisdom,bright gems of thought,and golden veins of language”(并非空洞的名字和虚夸的行为,而是智慧的宝库,思想的结晶,和珠玑的文字)。这些我们可以在原文中找的印证,如:作者在经过回廊时看到三位住持的墓志铭时认为它们残留的遗迹只是“te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