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文复习卷(短文两篇).docVIP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文复习卷(短文两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文复习卷(短文两篇)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文复习卷 整理:仲旸 《短文两篇》 课堂笔记 基础: 笔记·重点词语 1. 无丝竹之乱耳:在主谓句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表示强烈的反问而、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有仙则名 有名气 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有灵性 使动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 使……杂乱 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 使……劳累 三、古今异义: 类型 例句 古义 今义 词意转移 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散步很远的香气 词意转移 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平民、百姓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倒装句: (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定语后置) 阅读: 陋室铭 “陋室铭”与“何陋之有”矛盾吗:不矛盾,一、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意,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平乐道的情趣 从山水写起,目的是写陋室,却先用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设喻引题)比兴 “何陋之有”:引经据典,说明“有德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作者高洁傲岸和安平乐道的情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①概括全文主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文,是全文的核心,“惟”字强调语气。 ②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刘禹锡: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志趣高洁、清高孤傲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爱莲说 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又突出的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由于陶渊明爱“菊”有所不同 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正直,行为端正,声名远播,流芳百世,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可玷污 基础训练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鸿儒( ) 案牍( ) 西蜀( ) 蕃( )淤泥( ) 濯清涟( ) 亵( )鲜有闻(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lòu简陋)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hóng大) C濯清涟而不妖(ér却) D香远益清(yì好处)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3)可爱者甚蕃( ) (4)濯清涟而不妖( ) (5)亭亭净植 ( ) (6)宜乎众矣 ( ) (7)无案牍之劳形( ) (8)无丝竹之乱耳( ) 4、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5、根据课文默写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 , 。 (3)可以 , 。无丝竹之乱耳,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作者 , 代哲学家。 (2)《陋室铭》作者是 朝 。 二、教材探究 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2、作者为什么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章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4、文章结尾引用三位古人的典故有何作用?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 6、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7、用原文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