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彩陶起源仿生学分析
彩陶起源仿生学分析
[摘要]中国彩陶文化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内容丰富、谱系繁杂。1921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现我国第一批彩陶,随即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彩陶文化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彩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从仿生学的角度对彩陶起源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关键词]甘肃;彩陶起源;仿生学;泥蜂巢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8-0023-02
甘肃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甘肃彩陶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8000年前,大地湾先民就已经成功生产一批原始彩陶。仰韶文化时期,甘肃彩陶逐渐繁荣兴盛,到马家窑文化时期达到鼎盛,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从齐家文化开始,甘肃彩陶进入衰落时期,在经历了大约5000多年的发展,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长期以来,在学者们的辛勤努力之下,彩陶文化研究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彩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学者们从社会、经济、文化、民族、风俗等不同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论述。本文在前辈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事实材料,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拟对彩陶起源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
一、 彩陶的发现及其起源蠡测
1921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掘出土了我国第一批彩陶,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巨大轰动,这是运用现代考古学方法进行的第一次正式发掘,在中国现代考古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此之后,近百年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成千上万的彩陶文化遗址以及数十万件彩陶。中国彩陶出现之早、历时之久、分布之广、成就之高为世界各国所罕见,彩陶文化成为古老的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追寻彩陶起源问题,关键是弄清楚陶器的发明时间。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作为原始先民的一项重要“发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人们通过将土、水、火结合起来生产出陶器,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总结陶器制作是“水火既济而土合”的过程。陶器是史前人类活动的重要见证,是研究早期人类社会、经济、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长期以来颇受学者们青睐和关注。
从19世纪开始,国外一些人类学家已经借助民族志资料展开对陶器起源问题的研究。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人类远古史研究》一书中推断陶器的起源时说:“人们先将黏土涂在一些容易着火的容器之上以免被烧毁,以至后来他们发现,单单用黏土本身即可达到这个目的,于是世界上便出现制陶术了。”这一观点后来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摩尔根所接受和引用,恩格斯则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是陶器究竟出现于何时何地?这一问题至今悬而未决。陶器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这一命题的讨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陶器起源的仿生学分析
仿生学的概念最早是在1960年由美国学者J.E.斯蒂尔提出。他认为:“仿生学是研究以模仿生物系统的方式、或是以具有生物系统特征的方式、或是以类似于生物系统方式工作的系统的科学。”利用仿生学原理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在今天看来,已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从仿生学的原理来研究彩陶的起源问题则是一种新思路、新想法。而这一想法得益于笔者的一次意外发现。
2013年5月7日,笔者在库房取挂在墙上的画框时,发现了十几个粘在画框边泥制的类似陶罐的小东西(见图1)。笔者仔细一看,顿时感到很惊讶,这不正是远古制作的陶器小样品么?带着心里种种疑问,为彻底弄清远古先民制作陶器的过程,笔者怀揣冒昧,特意去拜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先生,向他请教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当时,笔者手中拿着那些髙约25毫米、中部直径10毫米、罐口直径5毫米底部呈尖状,自下而上一圈圈小泥条排列整齐,大小均匀、罐口圆圆的小泥罐。其中,有两三个被不经意破坏,竟发现泥罐内壁修饰得十分光滑。
这到底是什么小东西的杰作,竟能使用彩陶制作的泥条筑成法工艺?这些疑问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际。经过笔者多方查证,最后发现这些类似陶器的泥罐制造者竟然是大自然界最不起眼的小昆虫——泥蜂,它不仅会泥条筑成法,还掌握着敷泥法。幸运的是,这一过程能在现代高清摄影镜头下能够真真切切、清清楚楚的再现(见图2)。在制作过程中,泥蜂竟能熟练操作敷泥法中泥料掺杂砂子的工艺程序,最后形成一个令人十分吃惊的彩陶式样的巢穴。
一般而言,单个泥蜂巢形体较小。但是,泥蜂在群体筑巢时则会明显意想不到的成果。2005年11月5日,《济南时报》曾有一则消息报道:发现在一棵高达五米的杏树顶部有一个巨形蜂巢,该蜂巢呈最粗部分直径约400毫米、长约600毫米。通过图片对比发现,巨形蜂巢与彩陶形状惊人的相似。(见图3)
图2 图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altur燃烧器TBG210P17690030中文使用维护手册.pdf VIP
- 审核员现场见证评价表参考实用文档.doc VIP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VIP
- ai心理健康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二章 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评论参考(含答案)025.docx VIP
- 医学综合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通用工器具安全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5届高考作文技巧之列提纲优化结构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光学装配与调校技术课件.pptx VIP
- 医学综合知识试题库+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