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场域中《大地》经典化问题
中国文化场域中《大地》经典化问题
摘要:赛珍珠的《大地》自1931年出版迄今已八十余年。国内的赛珍珠研究方兴未艾,对《大地》的研究不可谓不多,但鲜有对其经典化问题的关注。本文借助国内外文学经典理论,探讨《大地》在中国文化场域中经典化的可能性以及难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作者认为作为美国畅销书的《大地》,却呈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意蕴、可供阐释的广阔空间及艺术风格的独创性等经典性特征。在中国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学院派的持续关注、文学理论与批评观念的变更,都使得《大地》的经典化成为可能。尽管如此,《大地》要成为真正的经典尚需大众普及程度的提高以及时间的验证;另外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必须把它纳入某种文学传统中去。
关键词:赛珍珠;《大地》;经典化;中国文化场域
中图分类号:I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2-0097-07
赛珍珠的《大地》自1931年出版迄今已八十余年。因为此书,赛珍珠获得过太多的荣誉:1932年,她成为第一个获美国最高图书奖普利策奖的女作家;1935年,她成为第一个因写出“卓越小说”,获威廉·狄恩·霍威尔斯文学勋章的女作家;1938年,她成为美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大地》被翻译成三十几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的统计资料,《大地》英文本一共印行了七十多版次,印刷几百万册。在美国,任何一个对中国感兴趣的人,都似乎必须先将《大地》拿来一读。这本书不仅改变了美国人在二战前对中国人的看法,而且成为两代美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当年尼克松叩开中国大门时,提到了赛珍珠,并将其描述为“沟通东西方的一座人桥”。1998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也曾提到当初对中国的了解,以至后来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从读赛珍珠的小说开始的。产生“爱慕之情”,应是一种恭维,但因此书而开始了解中国却是事实。两任总统都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这本书的巨大威力。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的书,却一直被排斥在美国主流文学之外,至今也没有取得经典地位。同时,我们能够完全肯定地说,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也不是经典。
关于文学“经典”的生成,历来有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立场。前者认为,文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必定具有自己内在的本质规定性,即经典性,它铭刻了美学和道德品质的最高成就;后者则认为,文学作品成为经典不是由其先天的美学条件决定的,而是被“经典化”的,即由外部因素生产出来,这些外部因素是复杂的、多元的。可是,综观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我们既不能无视其受“外力”——经济的、政治的、种族的、媒介的、教育的——宰制的事实,亦无法否认有些文学作品历经几千年的“权力斗争”依然可以保持牢固的经典地位。因此,更加公允的立场应是在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寻求协调:文学经典的生成来自审美自主性和泛政治化之间的张力,它是以文本为基础,在读者的反复阅读中,在批评家的反复阐释中,在政治体制、新闻出版、学校教育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建构而成。据此,我们既应该充分发掘《大地》的经典性表征,更应该探究其经典化的可能性因素。国内的赛珍珠研究方兴未艾,对《大地》的研究不可谓不多,但鲜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一、《大地》的经典性特征
《大地》在美国文化场域中经典化的困难,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但至少这里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大地》一直贴着“畅销书”的标签,通俗小说似乎是难以成为文学经典的。不可否认,赛珍珠当年创作《大地》时,首要的动机是把它当作赚钱养家的工具。她最熟悉的只有中国,而中国题材的书在彼时的美国是饱受偏见的。接受这本书的庄台公司正面临经济困难,等着出一本畅销书救急,《大地》更像是赛珍珠和庄台公司共同押下的一个赌注。事实证明,它赌赢了。《大地》在美国的影响力非常大,它是1931年和1932年的最佳畅销书,1933年被改编为剧本在纽约上演,1934年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引起轰动,影片中女主角获奥斯卡金奖。1943年,有些学者借助《大地》在民众中的知名度,引用该书来支持废除1882年拟定的“排华法案”(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时至2004年9月,在美国大众读书界最有名的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奥普拉·温弗莉,将《大地》选为其读书俱乐部秋季推荐图书,华盛顿广场出版社迅速再版,加印80万册,一时间,洛阳纸贵。多年来,《大地》都被认为是一部适合大众口味的畅销书。那么,通俗文学是否注定了与经典不沾边呢?
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确存在文学意蕴与艺术品味的区分,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审美价值系统。但是,它们之间又并非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高雅”与“通俗”的对立是人为的,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雅俗的位移,有一些通俗文学作品也会成为高雅文学中的精品,进而成为经典。历史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476-202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葡萄牙公务员录用考试小语种职位外语水平测试试卷.docx
- Photoshop电子教案(全套100课时).docx VIP
- 劳动报酬代付协议书模板.docx VIP
- Packing派克密封件培训.ppt VIP
-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说课稿.ppt VIP
- 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doc
- 2025年西南证券笔试真题答案.docx VIP
- GBT27922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培训教材(20200923223129).pptx VIP
- 东兴证券-镁行业深度(II)-供需或进入持续性紧平衡状态,多领域共振推动镁需求增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