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名人与北京老饭馆趣事
中外名人与北京老饭馆趣事
北京流传着很多与中外名人有关的饮食趣事,譬如:基辛格怎样称赞东来顺的肉片?馄饨侯的生意被谁带火了?张恨水又在哪里写下大作《啼笑因缘》?马连良鸭子如何得名?周恩来特意带陈毅去吃鸿宾楼的哪道菜?说起京城老字号饭馆的发家史,或一波三折,或一鸣惊人,都道尽了老北京的岁月沧桑……重翻历史,不难发现,很多老字号饭馆也因名人雅士们的时常光顾而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齐白石怎样为烤肉宛杜撰“烤”字的?
北京经营烤肉的餐馆数烤肉宛的字号最老,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烤肉宛现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最初为一名姓宛的回民在宣武门一带推车卖牛羊肉。其第二代在车上安置了烤肉炙子,卖起了烤牛肉。直到其第三代才购置了铺面,从此座店经营,专营烤牛肉和牛、羊肉包子。张大千、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均为这里的常客。
单是“烤肉宛”三个字的牌匾就有一段典故。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一天,一位名叫唐友诗的记者请齐白石老人去烤肉宛品尝烤肉。齐老笑着说:“我的牙齿,哪里嚼得动?”记者说:“正因为让您嚼得动,才请您”,随后又补充一句,“那肉嫩得跟豆腐似的。”齐老便拿起手杖,一道去了。果然,烤肉独特风味,白石老人赞不绝口。烤肉宛趁兴向齐老求字,齐老答应。
饭罢,二人一起来到手帕胡同唐记者的家,拿出宣纸便提笔作书。没想到,齐老只写了一个钟鼎体的“烤”字,写完之后,突然停笔,稍加思索,又在下面缀了一行小字:“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齐白石老人原名)杜撰”。写毕掷笔大笑,兴冲冲地走了。这个“烤”字后经装裱后挂在烤肉宛店堂里。白石老人走后,大家欣赏齐老的题字笔力遒劲,连连赞叹,但是只有一个“烤”字,能不能算匾?也有人出主意,不如仿其笔锋,添上“肉宛”两字,成为一块匾。后来认为那样不妥,就用这一个字,挂在墙上,当做“烤肉宛”的牌匾。
1946年,齐白石老人已是八十六岁高寿,烤肉宛再次向老人求字。白石老人便写了“清真烤肉宛”牌匾。同时画《梅花图》并题诗:“步寒???柏同精健,知是无生热血多。”此后,八十八岁寿日又画寿桃送烤肉宛,画中题字:“仁者多寿。”可见,白石老人与烤肉宛之情深。
基辛格赞东来顺肉片“花朵一样的精美工艺品”
老字号“东来顺”,始建于1903年,创始人是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1903年,他在东安市场里摆摊出售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后又增添了贴饼子和粥。由于生意日渐兴隆,便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正式挂起东来顺粥摊的招牌。1914年,东来顺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时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丁德山高薪挖来前门外正阳楼饭庄的一位名厨帮工传艺,使东来顺的羊肉刀工精湛,切出后铺在青花瓷盘里,盘上的花纹透过肉片隐约可见。
说起来,“东来顺”还在中国外交史上成就了一段佳话。上世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邓小平同志在东来顺宴请基辛格。宴席开始后,店家上来一道肉片菜,刹那引起基辛格的注意与兴趣,他观赏后情不自禁地称赞“是花朵一样的精美工艺品”,可见刀工精湛。自此,慕名而来的外宾越来越多,有的面对精致的筵席照像留念之后还舍不得下箸;有的饭后离去又来信谆谆致意;更有的外宾或使节启程来我国之前先打电报到东来顺订座。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东来顺已成为国家的一个外事活动场所。
周恩来带陈毅到鸿宾楼吃哪道菜?
鸿宾楼饭庄创建于1853年(清朝咸丰三年)。原址在天津,是久负盛名的清真风味饭庄。1955年应周总理之邀入京,以其独特的菜品享誉京城,被美食家、穆斯林和社会各界誉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1963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用餐后即兴挥笔题写藏头诗一首“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头赤帜红於火,好汉从来不畏难。”盛赞“鸿宾楼好”。
说到鸿宾楼,不得不提1957年发生在李铁拐斜街的一件事。一天上午十点多,鸿宾楼王守谦师傅带着几个年轻的服务员正在摆放“小件”,忽然院门一响,进来几位客人。这不是周总理吗,王师傅赶忙迎上前去,“总理您好,请您里边坐吧。”总理穿了一件浅灰色的中山装,面带微笑向大家问好,随后手指身旁一位身材魁梧戴着墨镜的首长,问王师傅:“你认识他吗?”“总理,我还真有些眼拙。”总理说:“这是陈毅同志呀。”陈老总摘下墨镜哈哈大笑。落坐后,总理点了一道菜――砂锅羊头。周总理年轻时曾在天津生活过,所以对津味菜肴情有独钟,他对王继德师傅做的全羊席什锦砂锅羊头赞叹不己,特意到厨房向大家敬酒。这件事情成为鸿宾楼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郭沫若与馄饨侯的“鱼儿蹦”
北京“馄饨侯”很早在京城就家喻户晓了。“老北京”平日就常吃馄饨,尤其是冬至节。在民间,“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饮食习俗由来已久。“馄饨侯”其人,姓侯名庭杰。小时卖过报纸,青年时当过几年铁路巡警养家糊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场心理学培训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作文“青春情怀”导写及范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2024年大学毕业生薪资待遇与行业发展报告.pptx VIP
- 2025年新版招聘看护队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最新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博饼规则(含图及奖品分布).xls VIP
- 2024年~2016年历年事业单位场监督管理局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8套.docx VIP
- 从商业角度看《孙子兵法》受日本人喜爱的原因.docx VIP
- 抗精神药物常见不良反应.pptx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价值”单元主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赏析3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