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不用农药,自然食粮救赎我们生活.docVIP

种地不用农药,自然食粮救赎我们生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地不用农药,自然食粮救赎我们生活

种地不用农药,自然食粮救赎我们生活   16岁不到,李明攀就带着神童的光环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十多年前,他的年薪已超过30万元。作为IT行业元老级人物,在获得高薪的同时,他严重透支了身体健康,曾经一度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于是,2008年,他和在华为公司从事软件工作的妻子周媛告别了繁华的都市,回到南阳老家种地。   其后,夫妻二人又到周媛的老家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畔,承包了450亩农田。他们种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是利用动植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对付害虫,比如让蚯蚓松土,蝼蛄间苗,鸟儿捉虫,蚂蚁除草,让益虫和害虫相生相克。   这对“高知农夫”能成功吗?   上街走路要人搀   1981年出生的李明攀是河南南阳人,16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带着神童的光环毕业后,他留在武汉一家美资公司做手机芯片工程师,工资税后8000元。每天夜间零时到早晨8点,是李明攀和同事们创造业绩的最佳时间,一年到头,李明攀过的都是这种黑白颠倒的生活。   2002年11月7日,中午一觉醒来,李明攀做出了一个决定:辞职!   辞职后,李明攀来到了上海,一家IT公司开出30万年薪聘他。这样的待遇在10年前算是相当高了,李明攀想拒绝,他不想再从事这个行业了,可最后被又爱又恨的高薪打败。   2005年春节刚过,别人还在休息,李明攀不得不去上班。李明攀记得那天是大年初四,中午刚吃完饭,就觉得肚子不舒服,一下午去了七八趟厕所。晚上回到家,肚子还是闹个不停。接下来几个月,好好停停,身体每况愈下,体重从120多斤骤降至80斤,走在大街上,他能清楚地感觉到腿在发抖。   2007年10月,父母把李明攀接回了河南老家休养。   阿莫西林等药一把一把地吃,可李明攀的肠炎反反复复,总不见起色。西医没效果,李明攀将目光转向中医。医生告诉他,他虚弱的肠胃,需要原生态的食物。李明攀为寻找无污染食品,结识了一些热衷生态农业的朋友。他们清新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他新奇而兴奋。鲜马齿苋、没有农药的荞麦面条,让李明攀再一次享受到了吃的快乐。   纯洁粮食召唤他回乡   身体复原后,李明攀跟着在华为工作的未婚妻周媛一起到了深圳,但是,在农场的日子,始终萦绕在他心头。李明攀想,一定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亚健康的肠胃需要纯洁的食物,我为什么不可以试着种一些呢?   2008年5月,刚结婚的李明攀回到南阳老家,这一次不是为了养病,而是准备搞“有机农业”。   邻村的四爷爷支持李明攀,将自家的三亩半地给他搞试验。李明攀从朋友那里要来大豆和黑豆种子,开始种植。但李明攀的方法让父母不能理解:既不用除草剂,也不用化肥、农药,而是以日常积攒的粪肥和杂草浸泡的堆积肥,用翻耕和手拔代替除草剂,怎么能种出庄稼?   “好比我当初生病,那么多抗生素吃下去,病没好,身体先被毒透了;后来我去了农场,呼吸干净的空气,吃没有污染的蔬菜,病就好了。往土壤里施农药,等于在投毒,能种出庄稼,但庄稼也像人一样,是生了病的;不施农药,只要勤护理,也能种出健康的庄稼。”李明攀振振有词。   8月,李明攀将地里的杂草拔了,然后将它们覆盖在地表上。其他农户因为使用了除草剂,无需做这件苦差事。2009年秋天,三亩半的田地没有施肥,不打农药,也没有遭遇大的病虫害,产出了300多斤大豆和100多斤黑豆。豆子又大又圆,品质不错!   有了这次的经验,李明攀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读懂土地和庄稼   2009年12月,李明攀夫妇回到了周媛的老家,承包了湖北省黄梅龙感湖农场的450亩地,交了120万元承包金,后期土地修整、购买种子,他又投入了近40万元。   插完秧后,李明攀不打农药的种地方式很快就让邻居兼老师们看不下去了。虽然周围农民嘲笑的声音很多,但李明攀还是坚持按自己的想法不施化学肥料。不种整齐划一的单一作物,棉花和玉米、芝麻间种;种子他也不怕费事, 自己筛选培育,不使用转基因种子······   不久,李明攀就遇到了问题。由于长期不用除草剂,小草们终于扬眉吐气,茂密的野草已经盖过了花生。没办法,李明攀只得请人割草,一亩地打除草剂的成本只需要30元,而请人割草,每天100元的工钱都很难找到人,村里人都觉得这个外来的种田人真是怪人。   更让李明攀揪心的还是虫害。“水稻都生虫了,要不要打药啊?”李明攀雇请的农户们跑过去问李明攀。“不打药”。李明攀很坚定。但是晚上一闭上眼睛还是满眼的虫子,看丈夫吃不好,睡不着。周媛心里也难受,想方设法开导丈夫。 “过去,在农村常常听老人们讲‘多出汗,勤用心,地里也能长黄金’,我看,咱们得用脑子种地。”   “用脑子种地?”李明攀觉得妻子讲得有道理。他找来一大堆书,寻找去除虫子的办法。   他向村里的老农人请教,老农说不出好的法子,但也认为用农药不好:“用农药是图一时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