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绢蒿生态学特性及利用和保护研究进展.docVIP

伊犁绢蒿生态学特性及利用和保护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犁绢蒿生态学特性及利用和保护研究进展

伊犁绢蒿生态学特性及利用和保护研究进展   摘要:伊犁绢蒿是菊科绢蒿属多年生超旱生半灌木,主要分布在北疆各山地山前砂砾质冲积平原、洪积扇到前山、低山丘陵区中,在新疆各类草地中有2个草地类、3个草地亚类、7个草地组和9个草地型,面积约600万hm2,是这些草地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伊犁绢蒿解剖结构、电镜扫描结构、生理生态特性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均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耐旱、耐热)和耐牧性;种子具有极强的吸水、保水性能,萌发迅速,发芽率较高。伊犁绢蒿构件特征、种群分布格局、幼苗分布格局、土壤种子库和繁殖分配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种群采取的是胁迫耐受对策,种群更新受到放牧、气候变化和空间尺度等因素的影响。伊犁绢蒿具有明显的中亚荒漠植物生长发育的节律性,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春秋2季形成产量高峰,夏季休眠,在利用上成为连接夏、冬牧场的时间与空间纽带。针对伊犁绢蒿草地退化严重的现状,从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2个方面探讨其可持续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伊犁绢蒿;生态学特性;利用   中图分类号:S 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   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是菊科(Compositae)绢蒿属(Seriphidium)多年生超旱生半灌木\[1,2\],广泛分布于中亚大陆干旱地区荒漠、荒漠草原\[3,4\],在群落中处于建群种或共建种的地位\[3,5\],海拔500~1 250 m的低山丘陵、山前洪积扇以及绿洲的田边、地埂和宅旁等\[6,7\];具有根系发达、抗旱性和适应性强、耐牧、寿命长、产量高及冬、春、秋季适口性好等特点,是用于防风固沙、水土流失和控制荒漠化的优良牧草,特别是冷季草地生长的重要饲草之一\[6\],对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伊犁绢蒿中还含有以α苎酮、樟脑,α山道年和β山道年为主要成分的挥发油,是驱蛔虫药的原料,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8-10\]。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伊犁绢蒿生物生态学特性、种群生态对策、草地群落特征及其利用、保护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以期为伊犁绢蒿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提供参考。   1 伊犁绢蒿生物生态学特??   1.1 生物学及解剖特征   伊犁绢蒿在系统分类上属于绢蒿属的绢蒿组(Sect.Seriphidium)的绢蒿系(Ser.Seriphidium)\[1\];株高40~110 cm;具粗短根状茎及营养枝,常构成小丛;主根不明显,侧根较多;全株被黄褐色或黄绿色长蛛丝状毛;茎下部与营养枝上的叶有柄、卵形、1~2回羽状全裂,茎中部叶不具柄、羽状全裂、裂片狭线状披针形,茎上部叶线状披针形或三出全裂、有线形假托叶;头状花序,总苞卵圆形,绛红色或黄色小花3~5朵,花冠钟状管形\[2\];果实为灰色至灰褐色卵圆形瘦果,喙状突起不明显,大小1.96 mm×0.76 mm,长宽比2.58,千粒质量0.3 g\[11\]。从细胞学上来看,染色体基数x=9,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8=4M+6m+2m(SAT)+4sm+2sm(SAT),核型类型2A;1、7号染色体着丝点位置为M,4、8、9号染色体为sm,其他染色体均为m;第3、8号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1.35∶1,染色体内不对称系数为0.25,染色体间不对称系数为0.13,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47%;染色体相对长度公式为2n=2S+4M1+12M2,在10.06~13.64\[12\]。   从解剖结构看,茎、叶角质层相对较厚,茎的角质层厚度是叶的1.11倍;栅栏组织发达,叶肉栅栏组织厚度分别为上下表皮的1.08和1.70倍,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均2~3层;叶表皮上有白色密生的蛛丝状毛及密度较大的含芳香物质腺毛,前者对耐旱、耐热起到了重要作用,后者对适口性影响较大\[6\]。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花粉的形态呈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萌发孔为三孔沟,沟长达两极,沟缘略整齐,孔膜外突;层壁结构为3层,外两层清晰,内层略明显,厚2.5 μm;外壁纹饰为颗粒状\[13\]。扫描电镜下叶表皮的下表皮气孔分布相对密集,气孔器下陷,呈椭圆形,保卫细胞两极向外延伸处加厚,气孔外拱盖表面近于平滑状,拱盖内缘浅波状\[14\]。表明伊犁绢蒿具有明显的旱生结构特点,是适应性强,耐旱、耐热的牧草\[6\]。   1.2 种子萌发特征   伊犁绢蒿种子萌发特征是探讨其系统演化、种群扩散机制和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之一\[15-19\]。其种子天然种衣吸水保水性能极佳,接触吸水后吸水率为1 500%;种衣吸水率可达12 400%,失水率43.47%,种衣约占整个种子重量的11%;种衣成分可能为由醛糖组成的非淀粉、非果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