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何绍基题画诗文化意蕴及诗史意义.docVIP

论何绍基题画诗文化意蕴及诗史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何绍基题画诗文化意蕴及诗史意义

论何绍基题画诗文化意蕴及诗史意义   摘要:晚清文艺大家何绍基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词。浓郁的学术性色彩,强烈的抒情性特点,是其题画诗承载的独特文化意蕴;随物赋形、想象诡谲、化学问为情思是其题画诗的艺术特征;鞭辟入里、辨析精微的理论分析,代表了其题画诗的理论深度。何氏堪称题画诗史上的杰出代表诗人,代表了苏黄以来题画诗创作的新高度。   关键词:何绍基;题画诗;师法造化;神韵;文章本性情;诗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2?0204?07   晚清著名学者、诗人、书家何绍基(1799―1873)除擅长书法外,亦兼及绘事,在诗中他多次提及“画菊与子愚别”“酒后为黄济川画兰”“为胡锦泉画兰”等①。湖南、重庆博物馆藏有何氏画作,其画确如前人所评“似板桥道人,随意挥洒,天趣横溢”[1](419)。何氏喜收藏法书名画,精于鉴别,长于考证,所藏书画皆是价值不菲的珍品,“古今名迹力?讨,秘阁藏庋绫锦装。鉴别书画若相马,凡在厩者皆乘黄。”[2](卷一)何绍基交游广泛,书艺称绝,收藏家乐意请他鉴别题诗,故得以见识诸多珍迹名品,创作了大量题画文学作品,在其传世2 400多首诗词中,有题画诗304题343首和题画词16首,另有图记、跋文39篇。何绍基对题画诗创作有自觉的体认,其《与汪菊士论诗》云:“只是题图,看是什么图,有故实有道理,可藉以发摅自己才情见识,才好与它题。”藉画图故实道理表现才情见识,这样有助于提升题画诗这种应酬功能较强的诗体在文学和美学上的价值。学界对何氏题画诗独特的文化意蕴及诗史意义研究涉及很少,故笔者拟对此加以探讨。   一   “宋诗多取材于文化生活……在苏轼和黄庭坚等人典型的‘宋调’里,人文意象更取代自然意象而占压倒优势。”[3](104)跨越元明、直接汉宋的清代学术影响渗透到诗歌领域,学术性意象大量涌现,成为清诗的新特点。何绍基题画诗体现出浓郁的学术性色彩,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   第一,作为朴学家,何氏题画诗中多层次、多侧面展现了他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及其淡雅渊冲的学者气度。清代学术风气浓厚,《读书图》《检书图》《校书图》《授经图》等与书籍、经典有关的绘画很多。何氏“惟书爱最真,坐卧不离手”,此类题画诗何氏往往将自己含英咀华、酣读好书的切身体验融于其中,显得真切有味。如《王亮生?拥书图》既赞美王氏“莹莹吾目览八极,涓涓古心涵万妙”跋涉书海、独得妙谛的博览之功,又表彰他“晨宵忧乐在天下,一卷踟蹰平准书”读书务求经世的实学精神。《题熊雨胪同年读书延年图》则借题画表现自己的读书乐趣:“何须业白始成佛,何必飞升方是仙。古人诒我两万卷,心光照耀三千年。雨余风清日当天,卷帘焚香醒午眠。琅琅吟讽嚼珠玉,宛宛神貌如乔?。不知物有万扰缘,不知世有行路难。德华道腴不竭渴,浮名隆富皆云烟。读书延龄果妙诠,示子梦者何其贤。”全诗紧扣图画主题“读书延年”写胜过成佛成仙的读书乐趣,神交古人的心灵之景和咳玉吐珠的优雅之乐交相辉映,形象饱满,诗情?挚。   何氏谙熟清代学术源流正变,他在题画诗大力表彰前辈学人孜孜??耕耘学术的可贵精神。其《题申耆丈辈学斋授经图》表现他对父执辈李兆洛“综括群儒业,??辈学斋”的无限景仰;《题荷屋师授经图倒用元韵》写三位著名学者吴荣光、阮元、程恩泽对自己的沾溉和教诲;《题陈恭甫丈鳌峰载笔图》写自己不能受业于学界前辈陈寿祺门下的遗憾惆怅;《孙颐谷先生深柳勘书图为文伯孝廉作》赞扬经学家孙星衍深湛好思、务求甚解的学术精神,并对孙氏“学宗康成(郑玄)”的学术祈向及“遗书丹黄粲盈目”的学术贡献给予高度评价,突出孙氏“平生风义敦师友,问难冲和气夷厚”的学者风范。   何氏朴学生涯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在其题画诗有所反映。道光初,他和弟弟何绍业经常与龚自珍、陈沆、包世臣在陈沆家聚会,组成“它人皆不得与”的“五簋会”,“多时五簋会,客止五人来。议论几千载,酣嬉无?杯”。道光二十三年(1843)春,何绍基、张穆等在京城西慈仁寺西隅的隙地筹资创建亭林顾先生祠,第二年顾祠落成,以后每岁春秋及先生生日,皆举祀事,后来又以图纪事,何氏《题王子梅顾祠听雨图》云:“我昔初构顾君祠,思将朴学萃俦侣。士人能读亭林书,皆得春秋拜堂庑……群贤高会无虚岁,三祀虔将成盛举。”诗中回忆了自己发起顾祠修禊以期士人砥砺品行、兴复实学的初衷。他们后来又将祭拜活动推广至东汉郑玄、南宋王应麟、清代阎若璩等人,这些活动体现了何氏积极入世、倡导实学的儒士品格,也反映了嘉道以来经世学术崛起的新转向。   第二,何氏题画诗多角度展示道咸士人的高情雅致。一方面,何氏题画诗表现了道咸士人的清奇高雅之趣。其《题石湖懒渔图》云:“懒石一卧生奇姿,懒梅一折成拗枝。懒渔亦有岸上屋,为君题作懒园宜。石湖近日多荒草,抛却渔船随浩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