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37年欧亚航空公司经营管理与业绩分析.docVIP

1931―1937年欧亚航空公司经营管理与业绩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31―1937年欧亚航空公司经营管理与业绩分析

1931―1937年欧亚航空公司经营管理与业绩分析   摘要:1931年,中国和德国合资建立了欧亚航空公司。为了取得发展,欧亚航空公司加强了飞行安全管理,努力提高飞行服务质量,并通过报纸、期刊等各种平面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以扩大公司影响。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公司在1931年至1937年间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成为与中国航空公司并列的中国两大航空公司。欧亚航空公司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而且加强了沿海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从而有利于战前的西北经济开发。但是,由于西北时局的动荡、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劣等原因,导致欧亚航空公司在1931年至1936年期间连年亏损,这严重制约了欧亚航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欧亚航空公司的成立与发展既是中国早期民用航空业发展的缩影,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战前中德关系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欧亚航空公司;初步发展;经营管理;经营业绩;中德关系;西北开发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2-0166-07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发展中国民航业。在1931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成立了中德合资的欧亚航空公司,经营民用航空事宜,到1937年抗战爆发时,欧亚航空公司经过迅速发展,成为与中国航空公司并列的重要航空公司。战前欧亚航空公司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中国交通的发展。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中国航空公司的成立发展情况及中国民航的合资经营问题,对欧亚航空公司的发展及经营管理问题的研究尚属薄弱。有鉴于此,本文对战前欧亚航空公司的成立与发展情况进行总体论述,对其经营管理和经营业绩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既可管窥这期间中国民航业发展的概况,也能反映抗战前中德关系的发展演变。   一、欧亚航空公司的成立及初步发展   航空运输作为一种新式运输方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的民航业肇始于1919年,该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和国务院先后分别成立了筹办航空事宜处和航空事务处,办理全国航空事务。1921年2月9日,国务院将航空事务处改组为航???署。此后航空署先后开辟了北平至天津航线、北平至济南航线以及北平至北戴河的暑期临时航线。但由于军阀混战等原因,北洋时期的中国民航业发展十分缓慢,并没有多大起色。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交通部鉴于内地交通不便,于1929年1月设立航空筹备委员会,积极筹办民用航空事业。而作为世界航空强国的德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凡尔赛和约》规定禁止德国成立空军,德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寻求发展,德国航空界不得不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中国无疑是德国航空合作的重要对象。为寻求同中国的合作,德国积极改善对华关系。在1921年5月20日,中德双方签订了《中德协约》,规定两国“恢复友好及商务关系,并觉悟领土主权之尊重与夫平等相互各种原则之实行为维持各民族间睦谊之唯一方法”。中德关系的改善为中德航空合作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德国的汉莎航空公司作为德国唯一的航空大公司,仅在1928年一年间,就运载旅客11.1万人,货物2500吨。随着中德关系的改善,汉莎航空公司为拓展德国与中国的航空业务,公司全权代表石密德(W?Schmielt)于1928年9月24日致电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提出希望“成立一个中德航运公司来研究筹备及经营一条中德之间的航线”。汉莎公司进一步建议:为沟通欧亚两大洲,“中国与柏林-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航线建立联系,从而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建立起一条直达航线”。在汉莎航空公司的倡议下,1928年1月,交通部派航政司航空科长李景枞与汉莎代表石密德磋商创办合资经营欧亚航空运输公司的先决条件。经过谈判,在1930年2月21日,由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代表石密德在南京签订了为期10年的《欧亚航空邮运合同》。1931年2月1日,中德合办的欧亚航空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首任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韦以黻兼任,双清、石密德为副董事长,由双清兼任总经理,并于5月31日正式开航。欧亚航空公司成立后发展较为迅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公司资本不断增加。1931年2月欧亚航空公司成立时,公司资本仅300万元,交通部占2/3,德国占1/3。到1933年8月,公司资本增至510万元,中德双方仍分别占总数2/3和1/3。到1935年3月,公司资本又增至750万元,中德双方所持股份比例不变。到1936年,公司资本进一步增至900万元,中德双方所持股份比例仍不变。欧亚航空公司资本的不断增加,为欧亚航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第二,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在1931年至1937年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