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年画贴在门上风俗画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花坞年画贴在门上风俗画卷

桃花坞年画贴在门上风俗画卷   很多人对桃花坞的印象来源于唐伯虎的名诗《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桃花坞是活在诗画中的风流;年画在人们的印象中,和春联类似,是过年时贴在门上表达吉祥的装饰——年画是刻在纸上的民俗。   桃花坞年画,是孕育才子佳人聚集地姑苏城的民间艺术,把文人画的风雅用民俗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述:表达祈福迎祥的《一团和气》《花开富贵》;用来驱凶避邪的《神荼郁垒》《钟馗捉鬼》;说时事风俗的《洋灯美人》《苏州火车开往吴淞》;讲戏曲故事的《三笑烟缘》《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一幅年画,就是社会的一扇窗,透过它我们能看清世间百态。难怪《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说:“假设桃花坞年画有500张图,我们的编辑需要把500张的图都解构了,带出它的能量信息,把文化的细节都抓出来,再归纳,这样你就能够看到中国人是如何表达喜怒哀乐。”   画稿 吴门画意绘姑苏   中国每一种手工艺都要托一个授业始祖:云锦业神是织女,草鞋祖师是刘备。桃花坞年画也不例外——传说最早的桃花坞年画作品,是唐伯虎作的《风流绝畅图》。虽然这有扯虎皮做大旗之疑,但是也道出了桃花坞年画的缘起——唐伯虎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桃花坞年画则和吴门画派为代表的文人画有很深的渊源。   桃花坞年画的制作,分为三步:画稿、刻板、印刷。画稿,是年画制作的关键,年画要表达的题材、风格在画稿时就定下了基调。如果把年画制作看成一个产业链,那么画稿就是产业链的上游。古时有“琴棋书画”之说,绘画是文人雅士的专利。旧时没有版权之说,制作桃花坞年画的工匠看到市面上有流行的绘画,就拿过来做自己制作年画的模板。从这个层面上讲,桃花坞年画的起源,是源自对名人字画的复制,就如同现在的盗版碟。但是以前对名人字画的复制,不像现在一台电脑,一个鼠标就可以轻松搞定,由而衍生出一套繁琐的工艺。   既然要复制名人字画,那当然就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虎,既在文人雅士之中有很高的才名,在平民百姓中又有极高的人气,加之晚年唐伯虎又在桃花坞一带隐居,因而唐伯虎的画,成为了桃花坞年画制作的重要“参考”对象。文人的画表达的是文人雅士的审美取向,和年画的受众——普通百姓的品味有差异。于是慢慢地,桃花坞年画作坊就出现了专门为年画做画的民间画师。   今年73岁的王祖德就是曾经成千上万的桃花坞年画画师中的一员。1958年,18岁的王祖德考入苏州工艺美专,看到有师兄在进行版画创作后感到非常好奇:“这不是儿时父亲在家制作的桃花坞年画么?怎么现在成为大学开设的课程?”询问后才得知,曾经盛极一时的桃花坞年画已经变为了明日黄花。民间已经鲜有艺人再从事制作,如果再不在大学开课抢救,流传几百年的桃花坞年画艺术就有失传的危险。这对王祖德来说,是极大的触动,因为桃花坞年画带给了他太多美好的记忆:父亲曾经边画《三笑烟缘》的画稿,边和他讲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晚上做恶梦醒来时胆战心惊,想到门上贴有《钟馗捉鬼》的年画后就宛如拿到了护身符;反映婚丧嫁娶的年画让他懂得了传统礼仪,说民间嬉戏游艺的年画培养了他的情操和趣味——年画之于王祖德就如四格漫画之于现在的青少年,是了解社会的最重要的窗口,给他留下了太多的童年记忆。年画失传对其他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王祖德不清楚,但是对他来说,意味着失去童年最好的伙伴,这是无法接受的。   从那时起,王祖德就开始拾起连父亲也不再做的年画。成为一个专业的年画画师,一画就是50多年。唐伯虎画桃花,是用吴门画意“摘桃花换酒钱”,而王祖德画桃花坞年画,则是用吴门画意手会姑苏记忆。   “画年画画稿,不是画家做画,信马由缰。要注意和下道工序配合。线条要均匀、要细。不均匀,刻板就不流畅;线太粗,印刷时就会模糊。”在桃花坞年画博物馆,王祖德在指点一群80后画画稿。要让这群自我意识强烈的80后明白,自己不能做画家,只能成为工艺美术中的一个流程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是为了让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能延续下去,王祖德也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刻板 拳刀岁岁刻梨木   画稿完成后,就进入了桃花坞年画制作最艰难的环节:刻板。   中国的雕版印刷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后,到明初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逐渐演化出刻书和刻画两个品种。刻画开始时只是刻书的衍生品,主要用来给戏曲、小说刻插画。因为插画表现更为生动,更能为底层百姓所接受,因而慢慢独立出来形成版画这一艺术门类。而桃花坞年画则是中国版画最杰出的代表,因其精致的刻工而被称做“姑苏版”。   木板是雕版印刷的磨具,因而对木板有极高的要求:一般都选择木质坚硬,木纹细密的梨木为刻版材料。梨木要先入水池浸泡,待不变形开裂后,把梨木裁成一到二寸厚,和画稿大小相当的木板,用刨子刨平,砂纸磨光后,把画稿反贴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