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发展挑战与新思维
中国城市发展挑战与新思维
[摘要] 中国城市化呈加速的趋势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但城市化水平并不等同于现代化水平。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困难与挑战。应该说,中国城市化中的问题主要是中国城市化的思路与观点出了问题,脱离了中国的国情,贪大求洋、严重照搬照抄西方,缺少中国的特色,更不能适应未来中国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城市化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才能从根本上消解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及城市管理中的问题与冲突。
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和作用。建国60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挑战。总体说来,中国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竞争、攀比,大规划、大圈地之风越刮越烈,全面突击加快城市进程的局面;在城市发展模式上,贪大求洋、严重照搬照抄西方,缺少中国的特色,更不能适应未来中国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建设需要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才能实现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社会的和谐。
一、中国城市化呈加速的趋势不可逆转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的城市化增加了持续的动力。未来中国主要的经济发展趋势就是城市化。建国6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个数由建国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8%[1],中国城镇人口已突破6亿大关,达6.07亿人[2]。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年末总人口3.76余亿人,比1949年增加3.36余亿人,增长8.5倍;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总面积(包括市辖县)46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达48.9%[3]。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186279.5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的62%,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43个,其中20个城市超2000亿元,依次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天津市、佛山市、杭州市、东莞市、重??市、南京市、武汉市、沈阳市、大连市、成都市、苏州市、青岛市、无锡市、济南市、宁波市、哈尔滨市。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16892.7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59%;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21296.7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的43.4%。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3639.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138543.8亿元,分别占全国的71.6%和63.5%[4]。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还是比较滞后。据测算,2014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可能超过50%,2020年将达到60%以上[5]。尽管中国目前城镇人口比重比1980年的18%增长了许多,但世界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水平是55%,发达国家是84%,美国更是高达95%[6]。日本50年代的时候有50%的人居住在农村,在2005年的时候,日本的农村人口只占到全国的3%,韩国不到7%,台湾的不到6%[7]。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至少还有近2.2亿农村人口需要进城,未来中国城市化的空间依然广阔。尽管我国城市化率将以每年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有大约1300~14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但通过对历史长时间序列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水平只相当于美国1910年、日本1960年和韩国1970 年的水平,未来我国城市化具有很强的潜力[8]。这就是说,中国的城市化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表明,我国将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的发展道路看,从起步开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在10%至30%以下为早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为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为成熟期阶段。城市化中期阶段所耗用的时间,一般比早期阶段所耗用的时间少,如英国在城市化中期所耗用的时间比早期阶段少一半,也就是说,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将是加速发展的时期[1]。它们之间有一个统计上显著相关的S型曲线关系。根据这个S型曲线和世界各国数据,即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中国城市化水平偏低世界平均水平12.8%。这表明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2]。所以未来中国城市化的空间依然广阔。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40%,但与国际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可以预料,此阶段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入发展的最快时期。更进一步地,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将会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将根本改革,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将基本消除,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