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苏州四季美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舌尖上苏州四季美食

舌尖上苏州四季美食   车前子,原名顾盼,1963年3月生于苏州;1998年起至今借住北京;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90年代起兼写散文,出版有诗集《纸梯》、《散装烧酒》、《像界河之水》以及散文随笔集《明月前身》、《手艺的黄昏》、《偏看见》等21种;还举办过三次个人书画展。   过去酱园店里有一种酱西瓜皮出售,记忆中是脆里带着韧劲,那真是味美,但现在已断档几十年了,我曾自制过一回,可味道相差得太远了……菱中的“和尚菱”,形状可爱,品质也上乘。此种菱无角,圆头圆脑的,皮色淡黄,极像规规矩矩的小沙弥……那偷吃了冰糖红枣的羊,其肉竟鲜美无比。从此,大师傅家宰羊前,总要先给羊喂上一碗冰糖红枣。   春天,是一年美食的开始。这开始绿油油的,让人心旷神怡,只是太短暂了,短暂得都来不及写它。   “杯盘草草灯火昏”,这个名句,如果有时令的话,放在夏天似乎最为合适。这样想,大概是与我在苏州的生活有关。苏州之夏,到了吃夜饭时,人们纷纷扛桌搬凳,坐到弄堂里,在坐下的地方洒些井水,边吃夜饭,边乘风凉。不一会儿,路灯亮了,黄色的木头电线杆,灯火也像这电线杆,是黄色的,昏昧的。凳子上坐着大人小人,桌子上杯盘草草,吃的菜大抵一样。   这时,人的口味变得清淡,要是谁家桌上出现一碗红烧肉,邻居就会为他们的好胃口感到惊讶,背地里或许还会嘀咕几句:“不要吃坏肚皮呵!”这并不是说苏州人到了夏天就不开荤,他们也吃荤,但不是大鱼大肉,而是时令性的荤腥。   盛夏风味冬瓜汤   比如“咸鲞鱼炖蛋,扒扒三碗饭。”这鲞鱼是极咸的尤物,但十分开胃,饭桌上只要有这道菜,饭也就吃得多了。这道菜的色泽也很诱人,隔水炖时,鸡蛋是不打散的,蛋黄金黄,而蛋白在鱼身上霜雪般凝结。即使不吃,看看也清凉。   老好婆们在冬天里腌的咸鱼咸肉,这时都拿了出来,其实也吃得差不多了,因为从春天就开始剁一块咸鱼,割一片咸肉。咸肉像是中药里的甘草,扑克牌里的百搭,而最好吃的,还是“咸肉冬瓜汤”——需放上些浙江天目山产的扁尖才好。烧“咸肉冬瓜汤”时,咸肉要肥瘦参半,冬瓜的皮与瓤一定要拾掇干净,尤其是靠瓤部分,发软发泡的一概削尽。老苏州烧此汤时,冬瓜是切块的,且煮得透烂,又不成形,外观上就不好看,营养更是损失了的。把透烂的冬瓜块盛在淘米箩里,沥水备用,待咸肉煮汤香熟后,再把冬瓜块倒入咸肉汤中,煮沸离火。现在烧这汤,把冬瓜切为薄片,往水里一焯后备用,颜色淡白微青,口感上有些生硬,却更有风味了,盛夏的风味。   冬瓜还可烧虾米汤,这也是常吃的,习惯上叫“冬瓜虾米汤”,不叫“虾米冬瓜汤”——而“咸肉冬瓜汤”一般不叫“冬瓜咸肉汤”。看来在食品之中,也有个位尊位卑排名先后的问题。冬瓜素吃也好,葱油冬瓜绝妙,这道菜看似简单,但火候极为讲究。   夏天吃火腿,是一年中最好的时令。食时,火腿切得愈薄,味愈美。火腿的存放,有一小小窍门:不必放冰箱,一是占地方,二还会败味。火腿千万不能用塑料袋盛装,只用报纸包好,存放在阴凉通风处,管保平安无事。   除了咸鱼咸肉,也会吃些鲜肉。一般是炒肉丝——茭白炒肉丝,榨菜炒肉丝。也用肉丝烧汤,常吃的是“肉丝榨菜蛋汤”。   酱西瓜皮与炒毛豆子   上世纪60年代,酱园店里有一种酱西瓜皮出售,记忆中是脆里带着韧劲,那真是味美,但现在已断档几十年了。前几年我曾自制过一回,可味道相差得太远了。记得父亲避难城外,想吃的就是言桥头酱园店里的酱西瓜皮,曾托人捎了口信,他的姑母,也就是我的姑祖母,一手托着一玻璃瓶酱西瓜皮,一手牵着我,去城外看他。姑祖母烧得一手好菜,我曾吃过她烧的“绿豆芽塞肉”。在夏天,绿豆芽是常吃的,而这道菜我却只吃过一次,因为做起来太费工夫了。   在夏天,苏州人爱吃糟货醉物,这两味我也极爱,尤其是“糟”。北方人民不解糟味,有一皇城根诗人,读笔记读到了糟味,便问我,我说了半天,他一摸脑袋,说这糟糕的“糟”会好到哪里去!就像是豆汁,苏州人民也是不解其味的。我可能是个例外,是爱吃豆汁的。据说豆汁的上品是微酸微甜,只是我客居京华有年,还没有机会接触到上品豆汁。   毛豆子炒萝卜干,是百吃不厌的消暑小菜。萝卜干的品质尤其重要。首选是常州萝卜干,好在生脆上,不足处是偏咸;其次是萧山萝卜干,好在甜鲜上,不足处偏韧。因为我极爱此小菜,所以常常炒来吃,并作些发挥:有时候,用扬州酱菜小黄瓜炒毛豆子;有时候,又用镇江酱菜嫩姜炒毛豆子。吃吃毛豆子炒萝卜干,一个夏天就过去了。   从“和尚菱”到“藏书羊肉”   秋天吃栗子,一件美事。美在怀揣一纸袋刚起锅的栗子,秋风泠泠,边吃边行,冰凉的手指插进热纸袋中,一如偷闲泡澡堂。但我并不太吃糖炒栗子,因为几乎有成见。我在苏州30年,没吃到过好的糖炒栗子。在我看来,街上炒栗小贩的栗子陈年的程度,完全可以把“糖炒”两字改为“唐朝”,陈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