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钢辩证在护理中体会
八钢辩证在护理中体会
摘要:八纲系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在疾病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运用八钢辩证更能为病变确定性质,为临床护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使护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兹将八钢辩证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谈一谈。
关键词:八钢辩证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12-01
八纲系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在疾病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运用八钢辩证更能为病变确定性质,为临床护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使护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兹将八钢辩证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谈一谈。
1阴阳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临床上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等,一般都可归属为阳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可归属为阴证。
阴阳的总纲贯穿于整个辩证方法之中。在观察和护理疾病过程中,只有了解辩证疾病的属性,掌握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正确地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如在病房工作时,见到一些患者在半夜发病,从阴阳辩证角度来说“夜为阴”半夜为阴中之阴。患者阳气急虚,阳不附阴,故此时易于发病。根据病情在前半夜防止患者受凉,盖好被子,同时在饮食方面给予指导,嘱其食一些以达升阳气补身之品;又根据艾和茴香有辛温升阳散寒之性,能回绝之元阳,通十二筋络的药性,故用艾及小茴香研面外敷于脐上“包扎”。又如有的患者在中午发病较甚,此时根据八钢辩证为阳中之阳之说,故嘱咐患者少食辛辣及烟酒之品,以防助痰生火加重病情。
2表里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在《内经》中,称外部为表,包括皮毛肌腠;称内部为里,指体内脏器。
表证为“六淫”之邪侵犯体表所致常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表现。根据“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法,在护理中口服发汗解表药时,嘱咐患者发汗药要热服药后加被并给热粥,助药力,以微发汗为佳,切勿大汗,汗出要避风,按时查体温亦配合针刺合谷、风池、太阳、迎香等穴,高热加大椎、曲池等穴。并应注意休息,症状较重者应卧床。饮食宜清淡细软,宜消化食物。
还有一些病人经常怕冷,保温则舒,甚至在炎热夏季亦不愿开窗户,衣服着装较厚。根据表里辩证有畏寒为阳虚表现,属里证,常见于脾肾阳虚的病人,在护理上以调辅脾肾为主。宜给一些热性食物,如姜、胡椒、羊肉、狗肉等,忌服生冷瓜果并加被,使脘腹部保暖。对于夙根咳喘患者,做好冬病夏防的护理,常用甘遂、白芥子及姜捣药在三伏天数九天给予病人外敷,并告知患者禁忌食海腥、鱼虾、公鸡、猪头肉等发物。冬季出门适当厚衣防寒,戴口罩,平素保暖,禁食辛辣烟酒等刺激之食物,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加抗病能力。
3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寒证表示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证候,热证表示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致的证候。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恶寒发热是疾病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出现在各种疾病的过程中。在临床护理时,只有在辩证疾病的寒热性质,才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寒症多因感受寒邪或体内阳虚时产生的病变和症候,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口不渴,喜热饮,大便溏薄,溲清长,舌质淡苔白润,脉迟等。护理应根据“寒者热之”的道理,对畏寒者居处宜向阳,通风,洁净,温度适度偏高。平时注意防寒保暖,根据病情适当加盖衣被。病情长,病情较重的患者,注意安定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保持气机调畅。如属外感寒邪可按上述表证护理;如属阳虚外寒可视病情参照上述寒证的护理措施。
热证多因受热或体内阴虚所产生病的症候,常表现为面色红赤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溲短赤,舌红苔黄,脉属等。护理上应根据“热者寒之”的道理,当体温超过39°以上,我们常用自制的姜活,防风,公英,酒精液给予擦浴。借酒精散发快,公英清热解毒,姜活,防风解表降温之功效,加快降温效果,视病情可配合针刺大椎曲池等穴位,饮食及给药宜温服,适进蔬菜、清凉饮料及新鲜的水果。对于口渴大饮的给予人称天热白虎汤(西瓜),忌服厚味及热性食品,如狗肉、羊肉、烟酒辛辣之品;对于大便秘结,高热不退时采取大黄、芒硝、煎水灌肠,以达到通腑降温的目的。例如患者唐某男46岁,来时烦躁不安,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大便5天未解,舌红苔黄腻,伴有高热不退,腹部可摸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