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一、二单元)
(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分)
用诗文原句填空。(分)
(1)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6)??????????????????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7)《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8)在古诗文的殿堂中徜徉,我们发现这里景美、人美、情也美。我们能领略到 “峨眉山月半轮秋, ”的美景;欣赏到花木兰“ ,关山度若飞”的矫健雄姿;感受到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 ”的思乡浓情。
(9)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5.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分)
《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分)
?二、综合性学习(分)
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古之黄河】
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分)【近之黄河】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今之黄河】
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阅读理解。(一)古文阅读(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患:担心? 俟sì:等待。?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分)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④泯然众人矣?尝主编《资治通鉴》俟能讽诵乃已8.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分)
A. 邑人奇之??????B.不能称前时之闻???????C. 或以钱币乞之????????D. 卒之为众人
9.翻译下列句子。(分)
。?②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0.用“/”画出下面句子的处停顿。(分)
?? 余 闻 之 也 久
11.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分)
???????????????????????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1-8单元看拼音写词语(带答案).docx VIP
- T∕ZZB 1243-2019 66kV~220kV交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docx VIP
- 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与数据库建设.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5上1-8单元(全册)看拼音写词语(巩固复习).pdf VIP
- 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方案(3篇).docx VIP
- 07MR403 城市道路-护坡.pdf VIP
- BCAT_0001—2018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 2018 207页.pdf VIP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docx VIP
- (最新2025)三方抵账协议范本工程款抵房三方协议范本6篇.docx
- 老年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