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草原游牧文化(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萨克族草原游牧文化(Ⅳ)

哈萨克族草原游牧文化(Ⅳ)   摘要:哈萨克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征,冬季的服饰大多由动物的皮毛制成,夏季以布制服饰为主。为了便于骑乘,衣服都比较宽大,亦喜欢扎腰带,显得干净利落。男服讲究潇洒、实惠、舒适、方便,女服还讲究美观。足蹬长腰皮靴,头带漂亮帽子,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猫头鹰羽毛;哈萨克族的传统饮食以肉食、奶食品为主,米面食品居次,基本上不吃蔬菜,喜茶。肉食有牛肉、马肉、羊肉、骆驼肉,多以水煮肉方式食用(手抓)。奶品有牛奶、羊奶、合木孜(马奶酒)、楚巴提(骆驼奶)、奶茶、酸奶子;哈萨克族牧民在春、夏、秋季住的是便于拆卸和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则住霍斯(简易哈萨克毡房)或土房;哈萨克族限制同一部落的男女结亲,婚俗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六个阶段:提亲、订婚、“吉尔提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哈萨克族十分重视儿童成长。出生后七天后举行“别斯科哲尔”(摇篮礼)?取名,40天后要举行40天礼,2~3岁时举行“恰式阿鲁”(剪发礼),男孩子3岁、5岁或7岁时要举行“笋跌特”(割礼),5~7岁时举行骑马礼,第一次打回猎物狩猎时要举行狩猎礼;哈萨克族按伊斯兰教的规定举行葬礼,要点是速葬、简葬和土葬。程序是用水净身,白纱布包裹尸体 (克凡),举行“加纳扎”(站礼),入土为安。   关键词:哈萨克族;服饰;饮食;居住;婚俗;儿童成长礼仪;丧葬   中图分类号:G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   1 哈萨克族的服饰文化   1.1 哈萨克族服饰概述   哈萨克族人长期逐水草游牧,形成特有的游牧生产,文化艺术及习俗。哈萨克族多生活在山区、隔壁和高寒山区,因而哈萨克族的服饰也都带有较浓的高寒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征\[1-3\]。哈萨克人的服饰大多用珍稀野生动物和牲畜的皮毛制成,其中,使用最广的是狐狸皮、貂皮以及羊皮,为了便于骑乘,哈萨克族人的衣服都比较宽大,牧人们亦喜欢扎腰带。皮大衣有带布面的和不带布面的两种,不带布面的叫“桶翁”;带布面的叫“依稀克”,还有一种絮有骆驼绒毛或羊毛的大衣叫“库普”。随着季节和年龄的不同,冬、夏两季选择不同的服饰。冬天主要穿各种兽皮制作的服饰,用以保暖;夏天主要穿布制作的服饰。哈萨克族的穿衣,不仅与生活环境有关,而且有着自己的审美情趣。男服讲究潇洒、实惠、舒适、方便,女士还讲究美观\[4\]。   哈萨克族的衣着多种多样,多姿多彩。冬天普遍穿冬绵羊羔皮制做的皮大衣,哈萨克人称“依稀克”,足以保暖。夏天穿布衣,讲究好看。尤其喜欢用白布做衬衫或长内裤。衬衫外套坎肩,在外面套上长袷袢。不论冬装还是夏装,其边角和袖口上都镶着条边,条边上又绣着花纹、图案。   为了骑马方便,哈萨克族人的衣服都比较宽大,牧人们亦喜欢扎腰带。腰带大多是用牛皮做的,虽然宽窄不等,上面却镶着银花纹。皮带上还佩有刀鞘和杂物袋。特别是小伙子扎上银饰腰带,佩上小刀,穿上坎肩,蹬上筒靴,显得干净利落。哈萨克族妇女的服装多按年龄选择样式。衣料普遍喜用绸、绒、棉织品。姑娘和少妇喜穿袖子上绣着花、下摆多褶的连衣裙和袷袢;有的也穿坎肩和前襟下摆绣有各种图案的皮大衣。衣服上一般都缀着银饰,边上镶有花纹。儿童的服装色彩斑斓,有的缀以银扣,有的缀以银元,还有多种颜色的彩带加以装饰,显得活泼可爱。   牧人穿的靴子也有很多样式。一种是有后跟的长腰皮靴,靴腰子高达膝盖以上,靴里穿毡袜,毡袜口上用十分美观的绒料镶边。一种是低后跟包头靴,这种靴子具有柔软、轻便的特点。还有一种是套鞋,用软皮子制作而成,没有后跟;另外是硬皮制作的跟比较高,是哈萨克女人穿的,以前这种鞋是具有身份、地位的人家的女人穿,叫“开布斯”。旧时,贫苦人买不起靴子,穿的是用生牛皮缝制的一种形状像船的“皮窝子”,哈萨克语叫“恰海”。   总之,哈萨克族人不论男女老少,服饰都有别,着装各异,极富民族特色。   1.2 哈萨克族敬尊猫头鹰的习俗在服饰上的体现   哈萨克族小孩及妇女的帽子不但体现了哈萨克族的服饰文化,而且人们还可以根据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判断少女是否已经出嫁。因为哈萨克族有个习俗,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猫头鹰羽毛。哈萨克族早就认识到猫头鹰是益鸟,而且猫头鹰在茫茫的夜色中可以凭借敏锐的目光分辨一切。所以,哈萨克人将它们视为勇敢、坚定、一往无前的象征,并可带来吉祥。同时也视猫头鹰的羽毛为珍品,悬挂在毡房的壁挂上,装饰在帽顶上。经过历史的演变,猫头鹰羽毛就成了哈萨克族小孩和少女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和未婚少女的标志。   1.3 哈萨克游牧民族的帽子   1.3.1 图马克 牧人冬天戴的帽子是一顶长尾扇的四棱尖顶帽,左右有两个耳扇。这种帽子里面大都用水獭皮、狐狸皮以及绵羊羔皮做成,但面子全都是各种颜色的绸子和缎子,顶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